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加快建设高品质旅游强省擦亮“徽字号”旅游金名片

admin10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34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安徽要闻

  旅游,是感悟世界、扮靓生活的美妙经历;旅游业,是拉动经济、富民增收的重要动力。

  江淮大地,山水美轮美奂、人文璀璨悠久,拥有实现旅游业跨越式发展的条件和基础。紧跟时代发展,适应游客需求,深化融合发展,彰显徽风皖韵,全省旅游业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扩大优质产品供给,“徽字号”旅游正在成为高品质的金名片。

  丰富业态、创新产品,推动旅游提档升级

  夕阳西坠,芜湖方特霓虹璀璨,喧闹暑期的“水陆同欢”夜游模式拉开帷幕。梦幻王国里,“熊出没”家族乘坐绚丽的夜光花车巡游,带领家长和孩子一起走进童话世界;水上乐园里,炫酷动感的“风暴电音节”热辣上演,带给青年游客一场震撼视听的狂欢派对。

  秀出新“夜”态,点亮夜风景。芜湖市聚焦打造“夜江城”和“24小时城市”,大力培育夜间经济新业态,推动“食游娱购”一体发展,芜湖方特、芜湖古城入选国家级夜间文旅消费集聚区。上半年,全市各类“夜间游”场所接待游客1450万人次,拉动消费180多亿元。芜湖市文化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市完善夜间经济基础设施、功能配套,优化夜生活集聚区、夜市商业街及周边公共交通路线条夜间公交班线,延长夜间公交车和轻轨,为市民游客提供更加贴心周到的服务。

  进入大众旅游时代,旅游已经成为普通家庭的休闲“标配”。在巨大而多元的大众需求面前,传统旅游业主打登山望水、逛街购物的产业模式远远不能满足游客需要。适应时代潮流发展和游客需求变化,开发更多更潮的新业态新产品,成为旅游业提档升级的重要课题。

  近几年,从户外露营到围炉煮茶,每当旅游出现新业态,总会带来一波市场布局和消费热潮。“创新场景,能够有效促进旅游消费。”省文化和旅游厅副厅长邵海卫说,“除了拓展夜游场景,我省将着力更新‘吃住行游购娱’产业链场景,推出帐篷营地、电竞酒店、低空飞行等一批沉浸式、互动型‘潮玩’项目,进一步丰富旅游业态,激发消费动能。”

  深挖资源、突出特色,展现徽风皖韵魅力

  漫步徽州古城,领略千载风华;动手制作徽墨,品味文房雅趣;走进狮石革命村史馆,感受英烈传奇……这个暑期,歙县迎来一拨拨研学旅行的学生。近年来,歙县依托黄宾虹、陶行知等杰出名人故事资源打造励志研学线路,依托徽派四雕、徽墨歙砚等非遗技艺打造传统技艺研学线路,依托新安江山水画廊、石潭等优越生态打造新安山水研学线路,依托狮石、岩源等文化资源打造红色研学线路,将徽风皖韵的种子深深种在无数学生心里。

  “放眼全国,‘徽字号’旅游是一张闪亮的金字招牌。”省文化和旅游厅厅长周明洁说,要擦亮安徽文化、生态金名片,推出一批“徽字号”精品线路,提升一批“徽字号”旅游品牌,策划一批“徽字号”文创产品,培育一批“徽字号”精品民宿,打造一批“徽字号”节庆赛事活动,让徽风皖韵成为安徽旅游的鲜明标识。

  合肥市活化利用工业遗址,建设合柴·1972艺术园区,打造洋溢创意和时尚气息的城市新地标;铜陵市大力弘扬铜文化,开发《千姿百态铜工艺》《铜与生活》等精品研学课程,打造从铜遗址、铜开采、铜冶炼到铜产品生产铜文化演艺的研学旅游线路;六安市金寨县挖掘丰富的红色资源,打造“中国红岭公路”旅游风景道品牌,串起红军广场、大湾村等红色景点,入选全国“十大蕞美农村路”……各地因地制宜深挖资源,推出各具特色的旅游产品和项目,徽风皖韵展现绚丽多姿的时代画卷。

  迎着清凉山风,顺着蜿蜒风景道,从潜山市区自驾前往水吼镇天柱村,一路山色旖旎,令人心旷神怡。如今的天柱村,依山傍水、白墙黛瓦的精品民宿拔地而起,曾经的闲置民房变身为“乡愁客栈”。天柱村村委会主任黄先春说:“依靠民宿产业带动,村集体收入由2016年的4万元提高至2022年底的70万元,户均收入3万元。目前,全村日接待游客量可达1万人次。”

  宜融则融、能融尽融,激发产业乘数效应

  立秋节气刚过,来安县施官镇顿邱果木专业合作社里,“来安花红”迎来丰收季,红彤彤的果实压弯枝头,像镶嵌在碧叶间的宝石,吸引三五成群的游客前来品味采摘之乐。来安县副县长陈晨说:“我们引导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积极探索‘农业+乡村旅游+生态’的新发展模式,打造了一批集种植、休闲观光、瓜果采摘为一体的新型生态农业项目。旅游带来人气,人气带动销售,进而促进农业生产、农民增收。”

  “吃住行游购娱”,旅游产业链条长、关联度高、带动力强。坚持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大力推进“旅游+”“+旅游”,推动旅游与文化、旅游与科技、旅游与康养、旅游与多业态深度融合发展,不仅能催生新产品新业态,满足游客个性化、多样化体验,还能产生“一业兴、百业旺”的乘数效应,推动旅游抢占发展新赛道。

  体验运动激情,饱览湖山壮阔,体育旅游如火如荼。以举办赛事活动为突破口,参赛运动员、观赛体育爱好者就地转化为游客,直接拉动了体育旅游消费。“我省依托文旅资源,打造品牌赛事,绿水青山运动会、‘皖美山水’骑行赛等活动让运动之美与人文之美、自然之美相得益彰。”省体育局群众体育处处长张伟介绍,目前,全省已经形成了“省有精品”“一市多品”“一县一品”特色赛事体系。

  业态融合,是促进旅游消费的重要突破口。邵海卫说,全省将推广旅游融合发展模式,培育场景化体验产品。围绕商文旅融合,鼓励商业综合体设置一批“共享舞台”;围绕农文旅融合,开展丰收节、采摘节等系列活动;围绕体文旅融合,举办文化民俗及体育赛事等群众性文体活动;精选特色研学体验路线等,推出一批“亲子游”产品。

  安徽省优化慢特病门诊用药医保报销政策

  天天“农交会”! “皖美农品”消费季开幕

  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启动暨项...

  省防指对7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打击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 合肥、六安执...

  安徽省优化快速成长期科技型企业金融服务

  安徽省优化慢特病门诊用药医保...

  天天“农交会”! “皖美农品”...

  超级陶粲装置关键技术攻关项目...

  省防指对7市启动防汛四级应急响应

  打击道路运输违法违规行为 合肥...

  安徽省优化快速成长期科技型企...

  天天“农交会”! “皖美农品”消费季开幕

  安徽庐江:弯弯一渠水 润泽万顷田

  天天“农交会”! “皖美农品”消费季开幕

  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其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宁静草堂藏墨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宁静草堂藏墨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查看详情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 宁静草堂藏墨 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信息来源是淘宝,只供参考之用,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头部时间及时...

中国范儿丨徽墨:烟与胶的千锤百炼

中国范儿丨徽墨:烟与胶的千锤百炼

  墨,是中国传统书写、绘画的颜料,以水调和在砚台中细细研磨可以产生用于毛笔书写的墨汁。墨的发源与中国人独特的书写方式密不可分,笔、墨、纸、砚被古人统称为“文房四宝”。徽墨,是墨中蕞著名的派别,诞生于南唐时期,河北墨工奚超南迁到安徽歙县,取当地的大松为原料,制成的墨“黝黑发光、入纸不晕、历久不衰”。受到南唐后主李煜赏识,赐其国姓“李”。从此,徽州李墨便名扬天下,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第1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分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与特点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背景   1.3.1 经济全球化致使大量非遗消失   1.3.2 人类发展需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1.3.3 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

中国(济南)第八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收官

中国(济南)第八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收官

  9月10日,为期4天的中国(济南)第八届文房四宝暨珠宝玉石博览会在英雄山文化市场落下帷幕。作为第四届中国国际文化旅游博览会、第二届中华传统工艺大会的分会场,本届博览会参展观展人数超7万人次,交易额突破9000万元,在文化引领、数字赋能、融合创新等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展现出文化产业快速发展的良好势头。   本届博览会集中展示了文化产业发展的蕞新成果,同时也是参展商之...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据人民日报报道 自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向西,水声潺潺,树影葱茏,一路行去,至群山之中,豁然开朗。   河溪成网,环绕村庄。古朴的石桥、参天的古树、浣洗的村民、嬉戏的孩童,还有三五成群的鸭子悠闲戏水,眼前的景象宛若一幅水墨丹青,这便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上庄镇上庄村。清人刘汝骤赞此地:“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   安徽省宣城市绩...

中文百科专业版

中文百科专业版

  ,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达茂马铃薯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5年第162号)批准)始制于唐朝末年,易州墨工奚超父子因战乱隐避江南,改进易水制墨的方法,经研试制成新安香墨,或称李墨。其特性优良,可以用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舐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来概括其性能。深得书画家的欣赏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