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国家级非遗传承人:徽墨远销海外却面临失传

admin10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31

  “如今,所有的文化遗产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我的工作就是不让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21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如今,所有的文化遗产或多或少地面临着后继无人的窘境。作为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我的工作就是不让文化遗产走进博物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21日在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如是表示。

  出身徽墨制作世家的周美洪,1979年8月子承父业进入老胡开文墨厂工作,研制生产成套的“集锦墨”。1984年,徽墨研究所成立,周美洪参与徽墨制作技艺的深层次探讨和研究,后被评为工艺美术师,1992年任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研究所所长,开发研制超细油烟松烟墨,其代表作有《李廷珪牌超漆烟墨》、《李廷珪牌宝墨》、《贡墨》等。

  一锭墨、一方砚、一管笔、一卷纸,文房四宝,自古至今都是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至爱。在“中国徽墨之都”安徽歙县,周美洪几十年间默默为弘扬徽文化、为传承徽墨技艺坚守着。

  为做好传承工作,他亲自在歙县成立的黄山首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传习所”任教,培养了数百名学员。周美洪还和当地的行知中学合办一个砚雕班,为学员提供所有学费,条件是毕业之后到歙砚厂工作5年。这些举措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徽墨、歙砚行业后继乏人的问题。

  如今,周美洪的徽墨生产公司拥有150多人,一年营销额在1500万元人民币左右,产品多销往日本。“销路不愁,企业这几年的效益算比较好的。特别是搭一带一路顺风,徽墨的东南亚市场逐渐扩大,徽墨的销路打开了局面。”

  “但远销海外的徽墨,如今却同样面临着传承的尴尬局面。”在谈到技艺传承时,周美洪摇了摇头说,制墨原料与从业人员越来越少是传承问题蕞主要的原因。

  徽墨在烟熏、火烤和捶打中诞生,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做墨、修墨、晾墨、描金等11道工序。周美洪给记者现场演示了徽墨制作过程,他笑着说:“繁杂的徽墨制作更是个体力活,而现在的年轻人都喜欢挣些轻巧钱。”

  周美洪说:“传承这种东西靠哪一个人、哪一代人都不行。”把这种工艺传授给不同年代人,才是让这项技艺不间断地传承下去蕞好的办法。另外,要吸引更多的人从事这项技艺,国家要提高在一线工作的技师们的待遇,承认一定的社会地位。

  “随着中国人生活水平和文化素养的提高,徽墨和歙砚的市场需求肯定是越来越大。只要我们能够合理地开发利用资源,并解决好技术传承的问题,徽墨和歙砚的前景是非常广阔的。”周美洪盼望能够有越来越多的年轻人成为徽墨、歙砚行业发展的接班人和生力军。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调研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

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调研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调研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   2021年5月13日上午,中国青基会迟耀萍部长一行回访璜田宝洁博朗希望小学,调研指导希望小学建设工作。省青基会、团市委以及县教育局、团县委等相关单位负责同志陪同。  ...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第1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分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与特点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背景   1.3.1 经济全球化致使大量非遗消失   1.3.2 人类发展需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1.3.3 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据人民日报报道 自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向西,水声潺潺,树影葱茏,一路行去,至群山之中,豁然开朗。   河溪成网,环绕村庄。古朴的石桥、参天的古树、浣洗的村民、嬉戏的孩童,还有三五成群的鸭子悠闲戏水,眼前的景象宛若一幅水墨丹青,这便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上庄镇上庄村。清人刘汝骤赞此地:“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   安徽省宣城市绩...

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召开2022届新员工导师带徒年度考核汇报会

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召开2022届新员工导师带徒年度考核汇报会

  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召开2022届新员工导师带徒年度考核汇报会   中新网安徽新闻7月17日电(通讯员 杨韬)为强化分公司人才队伍建设,落实新员工导师带徒制度,近日,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召开2022届新员工导师带徒年度考核汇报会。   中建二局安徽分公司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黄橙,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陈彪,安徽分公司副总经理万运帅,以及总部部分...

中文百科专业版

中文百科专业版

  ,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2015年12月29日,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质检总局关于批准对达茂马铃薯等产品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的公告》(2015年第162号)批准)始制于唐朝末年,易州墨工奚超父子因战乱隐避江南,改进易水制墨的方法,经研试制成新安香墨,或称李墨。其特性优良,可以用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舐笔不胶、香味浓郁、丰肌腻理来概括其性能。深得书画家的欣赏与...

中新网黄山歙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歙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全记录

中新网黄山歙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歙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全记录

  曾几何时,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现如今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67个中国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散若扁舟,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蛰伏”在歙县山山水水之间,镌刻着徽文化的记忆,寄托了思乡人的离愁,书写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据悉,歙县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列全国县级头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歙县历史悠久,秦始建县(公元前221...

中秋假期|相约绩溪探寻徽文化之旅

中秋假期|相约绩溪探寻徽文化之旅

  徽州是中国历史上的经济文化重地,“安徽”便是取安庆府之“安”、徽州府之“徽”作为省名。徽州,是一个地理概念,也是一个历史、文化、思想概念。徽州文化是一个极具地方特色的区域文化,其内容广博深邃。这个中秋假期,一起跟小编探寻绩溪的徽文化之旅吧。   徽墨是中国文房四宝之一,在中国书画与文字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其制作工艺独特,造型诸多,品种繁多。绩溪制墨历史悠久,发轫于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