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教授”戴建业:在黄山我是回家的游子
“我是头部次到黄山来,我是回家的游子,黄山不仅是让我感到惊奇、震撼,也让我感到亲切温暖。”
头发花白、笑容阳光、出口成章、潮语不断,这位走出直播走下屏幕的“网红教授”,令人如沐春风。他就是著名的“魔性教授”戴建业,凭借幽默风趣的段子,把冷门古诗词讲得有滋有味,火爆全网,圈粉无数。近日,他头部次来到黄山,寻根故里,接受了记者的独家专访。
因为参加一档节目的录制,戴教授头部次踏上了黄山的土地。下高铁的头部句话就是,“我是黄山人、徽州人”。并在视频录制中,兴高采烈的表述,“我们这个戴来自于安徽休宁,和戴震是一个戴,我今天来到家乡,很高兴!”
成行前,戴教授就心心念念,一定要寻根,寻访戴震故里,看一看祖辈们曾经生活的地方。从戴震纪念馆到戴震藏书楼,从屯溪老街到隆阜,从西递的街巷到黄山之巅,他健步如飞,兴致勃勃,不时拍照留念。
“戴震学识广博,不仅文科成绩好,理科成绩也好,尤其在清代学科发展不平衡的背景下,他居然能自学高等数学。虽屡试不第,但是戴震的学识,令人敬佩,姚鼐等均愿师从于他。”从藏书楼的窗台望出去,远山如黛,横江清澈。戴教授对戴震的生平业绩,如数家珍,娓娓道来,由衷赞叹。赞叹的同时也在感慨,自己的祖辈们一定是汲取了徽州的文化精髓和力量,才能翻越重重关山,去往湖北麻城创业,开辟一番徽商天地。
戴教授说,自己的祖辈们大约是南宋时期从徽州隆阜迁往湖北麻城,开始经商。“他们做生意大概做的半成功半不成功,要如果特别成功,他就回来光宗耀祖了。大概也不是完全不成功,要是不成功在我们湖北他就待不下来,我从族谱上查询到祖父是我们那个地方商会的会长,有很多商号,做的都是很成功的。”在戴教授爽朗的笑声中,包含着对家乡的深情,和对祖辈的自豪骄傲。
在西递,读到一幅幅充满哲理的楹联,戴教授情不自禁点赞;在黄山风景区,看到长在悬崖峭壁上的黄山松,他发出经典的惊叹“我的个天啊,这么厉害!”;在七夕直播中,他将这些都融进了古诗词里的七夕,不断传播黄山美景、美食和徽文化。
记者在采访中留意到,戴教授给一位在酒店工作的粉丝签名留言时,签下了“菜好情浓”四个字。他解释道:“黄山的景致非常美丽,美食非常好吃,但是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更加浓厚。这种感情比菜的味道更浓”。作为每到一处就要打卡当地美食的“资深吃货”,他迫不及待地拍摄视频,推介家乡的美食。
在抖音平台,他的粉丝740余万,单条视频浏览量超过5千万;
在讲述古诗词的所有视频推广平台,他的留言区几乎“零差评”;
喜欢他课程的粉丝和学生,没有年龄学历之分,“受追捧”程度 “OMG”。
这就是充满魔性的“网红教授”戴建业。
在直播讲课的时候,他笑得阳光灿烂,走出屏幕的他,同样可亲可敬,对每一位粉丝,都有求必应,还会细心地挑选合影的角度,提醒共同亮出大拇指互相点赞。
“伙伴们,今天是七夕佳节,我在黄山迎客松旁边给大家直播,和大家聊一聊古诗词里的七夕。”8月4日,正值传统“七夕”节,戴教授在黄山之巅直播。网友们一眼就认出了他身后的迎客松照片,一时间,“黄山风景很美”“我要去看迎客松”不断出现在直播间的弹幕里。当晚,十万名网友在直播间聆听戴教授的魔性讲解,生动了解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
初登黄山,山上的一草一木、一松一石都让戴建业感叹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今年66岁的戴建业,在黄山上就如“孩童”一般,充满了好奇。黑虎松、始信峰、清凉台前都留下了他和黄山的合影。惊奇于黄山的秀丽壮美,戴建业主动当起了黄山的“推介官”。在连理松、梦笔生花、仙人采药、十八罗汉观南海等美景前录制短视频,他说要在自己的视频账号上推广,让更多的人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
沿途,戴建业遇到了很多“粉丝”,有来自北京、上海、陕西、成都的,也有来自临近城市的。合完影之后,戴教授总喜欢询问对方,来黄山感觉怎么样?当听到游客都说“不虚此行”“感觉很好”的时候,他的脸上笑开了花。
他面带自豪的说,和我一样,“我这是头部次来,我还想再来,再来,再来!”这段视频在网络传播后,也瞬间超过了10万+的浏览量。
虽然在黄山的行程匆匆,每天工作到凌晨两三点,但戴教授依然兴致勃勃,精神矍铄,谈到要去拜访徽州的国家级非遗项目和大师,他兴奋地连连点头,走路的步伐不断加快,连90后的年轻小伙子都跟不上节奏。
在胡开文墨厂,和徽墨国家级传承人汪培坤对话,探访精细的制模、描金工艺,探寻“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精髓;在漆器展示厅,聆听甘而可大师对犀皮漆工艺的解读,细致观察漆器上的精美花纹,他再次发出经典的赞叹;在留青竹刻展台前,他认真观摩,对汪伟的匠心赞不绝口,他说,当下浮躁的环境中,还有人不忘初心,只为蕞美的表达,蕞佳的呈现,刀耕不辍,令人敬佩;和国家工艺美术大师、歙砚国家级非遗传承人郑寒、黄氏篆刻传人黄勇、制笔大师杨文交流徽州文房四宝时,赞不绝口;在西园喉科,他既震惊于郑园医技的精湛,又折服于新安医学的传承创新和发展。
连连称奇,连连感慨,“湖北也有很多精美的漆器,但我一看到徽州的漆器,我觉得震撼,太精美了!”
在黄山的日子里,戴教授说的蕞多的一句话就是“徽州真的是卧虎藏龙”。他表示,在这样一座城市,有这么多了不起的艺术家,不仅是令人震撼,更让人心生敬意,要探寻黄山、徽州这片土地给了这些大师们怎样极具创意的环境和心境。“未来我还要回到黄山,深入了解自己的家乡徽州,一定要为徽州写文章写一本书。”
同时,他震惊于家乡这座城市的干净。他说自己到过很多地方,主干道都很干净,都没问题的,但是走进小街小巷,“真的是踏不开脚”,但在黄山,完全令人惊艳。“我在屯溪,包括黟县县城,我专门看了一些菜场,看到很多小巷子,整个黄山给我的印象都很好。我也问了一下当地人,他说我们有个传统,哪怕比较穷的家庭,家里也是收拾的干干净净,我希望也把我老家的优良传统,一定要带到我家里去,哪怕再穷,也要把它收拾得很干净。”(作者:晏紫 钟涛 图:樊成柱)
黄山景区首推3D数字藏品 用手机收藏大美黄山
中国黄山“迎客松”杯创意创新创业大赛吸引优质项目474个
黄山市委书记推介黄山:在青绿山水间 赴一场春天之约
冬游黄山,快来看雾凇云海的童话奇境!
支付宝小程序上线数字纪念票功能 黄山景区首批尝鲜
山西沁水:邀老乡 回故乡 建家乡
迎客松将迎来“全身体检” 时长或达半个月
国庆假期首日:游客黄山之巅升国旗唱国歌
宁波:安心留甬过新年 共品千里家乡味
第二课开讲!中央财经大学教授谈“直播带货”法律规范
安徽这十年:奋楫争先,从“农业大省”迈…
人民建议 网友建议有条件的机关单位…
安庆:“厚重文气”迭变成“发展底气”
安徽高招:本科二批录取考生98337人…
人民建议|网友建议每日公布合肥楼市成交…
安徽旌德:梯田披绿装 稻浪穗飘香
走进“大国粮仓”:“黑科技”提升储粮能力
全椒县古河镇:人居环境“四结合”开启乡…
安徽合肥:环巢湖首个公益性露营地开营
芜湖单轨:从“零”起步到破浪“出海”
人民日报社概况关于人民网报社招聘招聘英才广告服务合作加盟供稿服务数据服务网站声明网站律师信息保护联系我们
人民日报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
人民网服务邮箱: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举报邮箱:rmw
人 民 网 版 权 所 有 ,未 经 书 面 授 权 禁 止 使 用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