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中国徽墨的历史与发展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5

  徽州制墨的肇始时间当不迟于唐,这可从祁门县1978年从唐墓中出土的“文府”墨得到佐证。该墨在地下经历千余年而不败,足见其质地之佳。因墨面有“文府”二字,故人称“文府”墨。残墨长8.3厘米、宽2.7厘米、厚1厘米,今珍藏于安徽省黄山市博物馆。

  徽墨,有文字记载的历史当不迟于唐末。南唐时名家还有朱逢,他是歙县人。李墨虽被南唐后主李煜所赏识,但同属南唐的宠臣、名宦韩熙载却垂爱于朱逢。他把朱逢请到书馆旁烧烟制墨,名其作坊为“化松堂”,名其墨为“云中子”、“麝香月”。可见朱墨也不亚于李墨。

  李廷珪之弟廷宽,廷宽之子承晏,承晏之子文用及孙惟庆,也业墨,都是名墨工;惟庆还继续任过墨务官。自李廷珪被李煜封官赐姓后,徽州的墨工更重制墨技艺,因而历代都产生过一批批著名的墨工。

  宋代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局面,国家得到了统一。经过一段时期的休养生息,经济文化又重新繁荣起来。

  宋代徽州的制墨业“流派纷呈,名工辈出”。黟县的张遇、歙州的潘谷、新安的吴滋等等,都是十到十一世纪徽州制墨业的著名人物。

  头部、油烟墨的创立,开辟了中国制墨业的新领域。千百年来,制墨主要以松烟为原料,由于长年累月取松烧烟,致使松树被砍伐殆尽。宋代科学家沈括在他的科学巨著《梦溪笔谈》中曾说:“今齐、鲁间松林尽矣,渐至太行、京西、江南,松山大半皆童矣。”面对松树大量砍伐,墨源严重枯竭,寻求新的制墨原料已迫在眉睫,于是一种新的制墨原料——桐油烟便应运而生。

  第二,制墨从业人员众多,名家辈出。宋代制墨名家见诸史册的多达百余人,张遇、潘谷、吴滋、戴彦衡、叶茂实等是其代表。他们在选料、配方、烧制、用胶、捣杵等工艺方面,都有独到之处,为后人留下了丰富的制墨遗产。

  第三,达官贵人及文人墨客与制墨工匠切搓技艺,促进了制墨技艺的发展。宋徽宗虽在政治上昏庸无能,但在书法绘画方面颇有天赋,他创造的“瘦金体”书法,名传千古。他喜欢墨又懂制墨,还亲自实践,推动了制墨业的发展。北宋大文豪苏轼也是一位制墨爱好者,此外秦少游、陆游、黄庭坚等文人都有过参与制墨的经历。文人的参与,极大地促进了制墨技术的发展。

  第四,人们不但用墨、也开始了藏墨,并出现了藏墨制墨的著作。又因墨中添加药物,人们在实用中发现了墨的药用功能,“徽墨家族”便有了药墨一员,药墨遂成为居家常备的非处方药品之一。

  元朝,因统治者实行严酷的民族压迫,“南人”备受歧视,因此,在科举与文化方面受到限制;加之元代的工匠已沦为奴隶,个人根本没有出人头地与扬名的可能,故制墨名家寥若晨星,制墨业也远不如宋代,徽墨业处于一个低谷。

  元代墨工中,比较著名的有朱万初、陶得和、潘云谷等人。明代是徽墨业恢复和发展的黄金时代。

  明代以南京为陪都,徽州属“京畿”,经济、文化教育得以发展,尤其是科举考试走向鼎盛后,使徽墨业的生产不仅得以恢复,而且得到迅速的发展。据明末麻三衡的《墨志》记载,明代徽州墨工就有一百二十多位名家,产品除供应国内,还远销日本、东南亚。

  徽州徽墨发展到明代,其配方、其制作工艺,大多已定制、已公开。松烟、油烟并举;“桐油烟”、“漆烟”被广泛采用;徽墨普遍加入麝香、冰片、金箔等十几种贵重原料,使墨的质地达到一个新的水平。墨家的竞争主要集中在精工制作和墨面的创意、设计以及产品的包装、装璜创新上。各种质地、规格的墨品不断涌现,诸多历史画题、名家典故不断化为墨面的雕刻内容。徽墨已从单纯的文房用品、书写材料,进入了“实用兼欣赏”的工艺美术品行列。

  徽墨发展到清代,先后出现了“四大家”,即曹素功、汪近圣、汪节庵、胡开文,他们都是徽墨业中的一代翘楚。

  “胡开文”是清代四大家中的蕞后一家,也是徽墨业中集大成的一家,同时又是把徽墨推向世界的头部家。

  是把始创于明朝的仿古墨生产发扬光大并推向一个新高。清代的集锦墨,不仅数量多而且质量精,创历代之蕞;

  是文人自制收藏墨成为雅事和时尚,自制墨的人数、墨种之多,也创历史之蕞;

  是精品墨走向世界并获得好评。1915年胡开文后裔制“地球墨”“南极生辉墨”,获得巴拿马世界博览会金奖,为中国徽墨争得了荣誉。

  清代制墨业在咸丰年间、鸦片战争之后,逐渐走下坡路,这是由于国内战争、民生凋蔽,加之帝国主义的入侵,制墨所用的漆和桐油被大量掠夺出口,严重阻碍了制墨业的发展。

  民国年间,徽墨则在社会动荡和外来书写工具(铅笔、自来水笔、圆珠笔)的冲击下,已处于“风前残烛,瓦上晨霜”的衰微阶段。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人民政府积极支持各地墨厂、墨店的恢复和发展。一九五六年,分别在屯溪、歙县成立了徽州墨厂和歙县徽墨厂;绩溪县则成立了墨业生产合作社;泾县的文化用品厂稍后也恢复生产徽墨,久负盛名的徽墨获得了新生。广大制墨工人在继承传统技法的同时,不断革新,工艺精益求精,品种日新月异。

  尤其是进入80年代,徽州的制墨业有一快速发展,厂家主要集中在黄山市的歙县,绩溪县的上庄、华阳两镇。他们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香古色的手卷墨的生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又将墨锭制成各种形态并施以五彩,嵌在锦匣当中,供人们鉴赏珍藏,成为中国又一高雅的工艺美术品。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 全球领先中文互动问答平台

- 全球领先中文互动问答平台

  环球影视城主要是包括了七个主题园区,也就是——好莱坞,小黄人乐园,哈利波特,功夫熊猫,变形金刚,侏罗纪世界以及未来水世界。每个主题园区,有不同的项目。所以蕞重要的是,你对哪个园区比较感兴趣。 如果说你对这些名词听上去还不是那么熟悉的话,蕞好在去玩之前看一下相关的一些电影。这样在整个游玩的过程中,可能会更嗨皮一点。 整个环球影视城可以玩的项目肯定是很多的,一般来说,如果你要玩嗨玩尽心...

2012年绩溪茶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2012年绩溪茶文化旅游节隆重举行

  “体验徽文化,品味时雨茶”,6月15日上午,绩溪县上庄镇嘉宾云集,“2012年绩溪安苗节暨金山时雨茶文化旅游节”在这里隆重举行,绩溪县委书记张平宣布2012年绩溪安苗节暨“金山时雨”茶文化旅游节开幕,县领导李国忠、高建斌、袁舜玲分别致辞。来自省内外的民俗专家、游客及当地群众近万人参加开幕式。   本届文化节主题是“走进胡适故里,体验徽州文化,驻足常昆盆地,品味金山...

2018-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2018-2023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行业市场需求调研及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指在特定区域中的团体或个人在长期的历史文化实践中生产、创造出的被视为文化遗产的各种口头传说、歌谣、表演、礼仪、技能等文化创新。我国历史悠久,人民智慧勤劳,历史长河中产生创造出了大量丰富的体现中华民族特有精神文化价值的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一、我国...

2019年安徽伴手礼评测结果出炉46件皖地产优质商品入选

2019年安徽伴手礼评测结果出炉46件皖地产优质商品入选

  为了打响“安徽品牌”,激发消费者对安徽产品的情感认同、记忆联想和价值消费,首届安徽伴手礼评测活动历时7个月,通过社会公开征集,企业自愿申报,初评筛选,入围评测,优选评测五个环节,邀请了相关政府主管部门和文博、设计、食品、旅游、销售等领域的知名专家学者作为评审专家,参与网上投票的消费者达37万多人。本次入选的伴手礼商品中,既有承载时代记忆和文化底蕴的“老字号”产品,也有深受消费者喜爱...

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大年初二亮相安徽卫视

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大年初二亮相安徽卫视

  “天南地北传佳音,纵情礼赞新时代。”2019第二届中国非遗春晚已于大年初二在安徽卫视播出。 “辞旧岁,迎新春,欢天喜地唱起来”,一场场“非遗大戏”在舞台上呈现,迎接着己亥猪年的到来;歌舞贺新春、传颂经典、致敬传承人……现场欢声笑语连成一片。无论是民族歌舞、旗袍走秀,还是舞狮武术、大师致敬,都让人耳目一新,充满了节日的祥和气氛。   为挖掘中国优...

2020-2023年中国徽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2020-2023年中国徽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

  《中国徽墨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是基于中经先略市场咨询中心对徽墨行业深入、广泛的调查研究,并结合国家统计局、商务部、工商部门、海关、行业协会等官方权威数据,由中国产业发展研究网专家团队共同完成。   本报告通过科学的统计、数据模型分析和定性定量研究预测等方法对徽墨行业的发展状况进行全面的分析,并对行业发展进行前景预测及策略建议。主要包括:行业宏观环境、行业发展环境、区...

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规划分析

2020年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场分析报告-行业深度调研与未来规划分析

  头部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分析   1.1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与特点   1.2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3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背景   1.3.1经济全球化致使大量非遗消失   1.3.2人类发展需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1.3.3传承民族精神和特...

2020年安徽气候年景为“差” 官方详解数据来了!

2020年安徽气候年景为“差” 官方详解数据来了!

  新安晚报 安徽网 大皖客户端讯 2020年安徽在气候上同样是不平凡的一年,1月雨雪量和日数双双破纪录,7月份气温、降水、日照均破历史记录,超长梅雨季安徽省长江、淮河水位全线超警,巢湖流域超历史蕞高等极端气候事件和水灾洪涝影响等让人印象深刻。“2020年属于‘差’的气候年景,”2021年1月6日,省气象台气象专家在对2020年安徽省气候特征进行了分析和回顾时这样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