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佘征军:从“手艺人”到“守艺人”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21

  宣笔、徽墨、宣纸制作技艺成功入选文化和旅游部、工业和信息化部联合发布的头部批国家传统工艺振兴目录。近日,记者来到宣城市宣州区、泾县、绩溪等地,拜访多位国家级非遗代表性传承人,探访传统工艺发展现状和美好愿景

  黄梅时节家家雨,宣城晕染在一片烟雨朦胧的水墨诗意中。7月初,记者来到泾县县城一处不起眼的两间门面,抬头一看,名为“守艺人”。这里正是国家级非遗“宣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工艺美术大师佘征军的工作室。

  65岁的许召菊坐在店里,背脊微弓,一动不动地盯着灯下的兔毛。一手固定,一手快速挑选、前推,重复不辍。数十秒间,不同层次、质量的兔毛就被分了出来。“你看,兔毛这个位置有蕾,才是做紫毫蕞好的材料。”许召菊挑出一根上等兔毛,指出其中离毛尖稍远、明显圆润饱满的位置蕾部,细细解说。

  “每一根毛都要看,都要筛,是否有弯、弱、脱的情况。宣笔讲究尖圆齐健,从选料开始一百多个环节,环环相扣,才能不出一支败笔。”佘征军坐在门口木椅上,逐一检查将要出厂的毛笔。

  自秦到唐宋,毛笔的产地主要集中在宣城地区,并与宣纸一起长期被列为“贡品”。宣纸精细复杂的传统工艺,成就了它“纸寿千年”的品质和“纸中之王”的美誉,这离不开一代代造纸人的努力。

  自1987年成为晒纸工以来,“大国工匠”、晒纸工毛胜利30年来只做晒纸这一件事。从掺帖、蒸帖、浇帖、鞭帖、做帖、牵纸再到晒纸,毛胜利每个动作、每个细节都是手与纸的对话、力与艺的结合。

  “焙面温度常年保持在65度左右,夏天连电风扇都不能吹。这是无可取代的纯手工环节,也是宣纸制造技艺蕞精华的部分。”毛胜利算了一笔账,一天晒纸12刀,一个月200刀,一年大概就是24万张纸。

  同样忙碌的还有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的制墨师傅胡德宏。临近下班,他还在制作出口日本的墨锭。“传统工艺振兴,技艺不能失。制墨到我这个环节,讲究千锤百炼却又丝毫无差。”胡德宏说。

  只见胡德宏将墨料取出后,在案板上反复捶打,翻叠,再捶打,再翻叠。捶打成熟的墨料被拧成小块儿,放上天平,称量合格后被搓成小条,填入模具挤压成型。苏轼曾言,“辛勤破千夜,收此一寸玉。”墨“玉”成型,方寸之间,还是千百年前的技法和墨香。

  “传统工艺活在当下,坚守着时代变迁、技术变革中的不变,坚守着工匠精神,坚守着品质如一。”宣城市文广新局副调研员、宣城市非遗保护中心主任范瓦夏告诉记者。

  “和其他传统工艺一样,宣笔也面临着后继无人、原材料匮乏等传承问题”。制笔大师张苏先生长子、国家级非遗“宣笔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张文年毫不讳言。宣笔制作技艺难、学习周期长,入门至少3年。“现在能耐下性子学习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儿子张孙韬回来学制笔四五年了,从刻字开始学,小有所成,现在正在学习水盆技艺。”张文年说。

  为了吸引手工技艺人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创新设立“宣纸技师和高级技师”,发放技师与高级技师津贴。“津贴不是特别高,但大家积极性很高。评定上了就是荣誉,目前公司共评聘宣纸技师与高级技师100多名。”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胡文军向记者介绍,在此基础上,公司培养了4名中国宣纸大师,2名“大国工匠”,一举破解了传承的瓶颈难题。

  随着时代的发展,环境的变迁,原材料的匮乏成了制约宣纸、徽墨等传统工艺发展的重要问题。

  “纸之制造,首在于料。宣纸制造主料是青檀皮和沙田稻草,一直流传着宁要三溪草,不要铜陵皮的谚语。”原泾县宣纸厂的老厂长崔保来告诉记者,原材料消耗巨大曾经一度困扰了宣纸发展。现如今,在泾县政府部门的共同推动下,宣纸企业已建成万亩青檀林基地、100万斤燎草加工基地和200亩杨藤基地,保证制作宣纸必须的青檀林、沙田稻草等原材料供给。离泾县不远的绩溪县,建成了500亩的桐籽林基地和近千亩的松树基地,确保了徽墨的原料供应和产品品质。

  “传统工艺整体上仍然没有走出大品牌小产业的局面。说到底,市场是主体。没有生产就没有保护,没有市场就没有发展。宣纸、宣笔、徽墨这类传统工艺,小众仍然是小众,关键需要我们理念和功能的提升。”范瓦夏这么看待产业未来的发展。

  从业近40年的佘征军亦感慨:“我常讲,传承没有什么担忧不担忧的,有买卖就有传承。我将店面取名守艺人,一定会把手艺守下去。”

  在泾县榔桥镇关猫山脚下,中国宣纸文化园静静地伫立在泾川山水间。只见园内一座主体钢结构、外观膜结构建筑,形似一摞错落有致的宣纸,依山傍水,临池莲开,正是宣纸博物馆。

  “宣纸博物馆是文化园核心项目,主要接待的就是研学游、亲子游、国学体验游、创作写生游。2016年元旦对外开放以来,年平均接待海内外游客达20万人次。”宣纸文化园负责人告诉记者,整个园区现由宣纸博物馆、三丈三巨宣生产车间和宣纸技艺体验园等部分组成,已成功获评4A景区。

  榔桥镇是红星宣纸的发源地,40公里开外的黄村镇,则是宣笔文化重镇。临近午间,乡村宁静安然,一处古朴的徽派厂房掩映在草木葱茏处,入门即是照壁,上书“安徽省泾县宣笔厂”“三兔宣笔”。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负责人伍森严还在给参观学习的孩子们介绍宣笔知识。

  “这趟研学游太值了!以前听说过宣纸、宣笔、徽墨,但从来不知道它们怎么来。现在不仅能近距离观摩制作工艺,还制作了人生中头部张宣纸和头部支宣笔!”来自北京的初一学生蒋梦宇对这次的文化体验之旅十分满意,打算下午坐高铁赶去绩溪,学习制墨。

  在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的传习中心展示厅中,一块块形如黑玉的成墨上,留下了从明至当代诸多文人大家的墨宝。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炼烟车间里,几排不起眼的灯盏依次排列,岁月浸染下黑泽发亮,装着普普通通的桐油和灯芯草。

  “这里都是我们新设的展示厅,2014年至今,我们厂区的改扩建项目已经投入了近2000万元。”国家级非遗“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安徽省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董事长汪爱军介绍,“非遗进课堂、进企业,让更多爱好传统文化、爱好非遗的人们了解到我们的传统工艺,乐于来旅游。仅今年5月就有4000人次参观游览。”

  “近年来,我市抢抓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建设契机,不断加快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将文房四宝产业作为重点打造的特色文化产业,细化举措,强力推动文化+旅游文房四宝产业快速发展。”宣城市文改办副主任高欢告诉记者,2009年至2017年,全市22个文房四宝产业发展相关项目争取到省级文化强省建设专项资金;市县两级都设立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市级每年都投入专项资金。

  检察机关依法对共青团六安市委原书记张柱决定逮捕

  安徽如何缓解群众买药难?省经信厅厅长回应

  六安市供销合作社联合社原党组书记、主任袁俊被查

  分片负责重症救治支持!安徽确定合肥、阜阳等五个区域性传染病救治基地

  儿童感染奥密克戎后应如何治疗和用药?安徽省儿童医院专家回应

  两个超50亿元项目马力全开 合肥新能源产业和大健康产业版图再刷新

  2023年1月气候预测:过年期间安徽大部不算冷

  冷空气12月15日晚影响安徽 平均气温将下降7~9℃

  安徽将再增设一批发热门诊(诊室) 正在储备重症医疗资源

  安徽省人大常委会通过多项人事任免

  安徽省合肥市潜山路1469号安徽报业大厦11楼

  未经新安晚报、安徽网书面特别授权,请勿转载或建立镜像

  网站不良信息举报邮箱: 举报电话

  本网站法律顾问:天禾律师事务所 陈军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到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其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来黄山市考察!

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萧荫堂一行来黄山市考察!

  7月7日至9日,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艺术与科学学院院士,中国香港科学院创院院士萧荫堂一行专家团队来我市考察调研徽文化。期间,市委书记凌云与萧荫堂一行举行工作会谈,市领导张亚强参加。   凌云向萧荫堂一行表示欢迎。她说,黄山是一座以山命名且充满活力的城市,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风光、冠绝天下的奇松名山、深沉厚重的徽州文化。当前,黄山正在打造“国际...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宁静草堂藏墨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宁静草堂藏墨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阿里巴巴中国站和淘宝网会员帐号体系、《阿里巴巴服务条款》升级,完成登录后两边同时登录成功。查看详情   中国老字号徽歙老胡开文徽墨 宁静草堂藏墨 古法二两净烟墨书法绘画练习墨条墨锭墨块松烟油烟徽墨文房四宝墨   免责声明:本页面提供的信息来源是淘宝,只供参考之用,无法鉴别所上传图片或文字的知识版权,如果侵犯,请及时通知我们,本网站将在头部时间及时...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前景规划及未来发展展望报告Ⓦ2021~2026年

  第1章: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背景分析   1.1 非物质文化遗产定义、范围与特点   1.2 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价值分析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念提出的背景   1.3.1 经济全球化致使大量非遗消失   1.3.2 人类发展需要保持文化多样性   1.3.3 传...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

  墨的发明是我国先民对中国文化乃至世界文明的一项重大贡献。徽墨是我国制墨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它特征鲜明、技艺独特、流派品种繁多、科技内涵丰富,在中国制墨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用传统技艺制作的徽墨精品具有多方面的优点,有的“其坚如玉,其纹如犀,写数十幅不耗一二分也”,有的“香彻肌骨,磨研至尽而香不衰”,有的“取松烟,择良胶,对以杵力……滓不留砚”,有的“坚如石,纹如犀,黑如漆,一螺值万钱”,...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中央媒体看安徽|山水有墨香徽韵自悠长(走进传统村落)

  据人民日报报道 自安徽省宣城市绩溪县城向西,水声潺潺,树影葱茏,一路行去,至群山之中,豁然开朗。   河溪成网,环绕村庄。古朴的石桥、参天的古树、浣洗的村民、嬉戏的孩童,还有三五成群的鸭子悠闲戏水,眼前的景象宛若一幅水墨丹青,这便是记者此行的目的地——上庄镇上庄村。清人刘汝骤赞此地:“竹萦峰前,山萦水聚;杨林桥旁,棋布星罗。”   安徽省宣城市绩...

中新社短评:小城外交为何钟情安徽屯溪?

中新社短评:小城外交为何钟情安徽屯溪?

  新茶时节,空濛山色缭绕古徽州小镇。多场国际会议悄然在黄山脚下拉开帷幕,为之带来另一抹春意。   3月30日至31日,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在安徽屯溪举行,“阿富汗邻国+阿富汗”外长对线余天前,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同赞比亚外长、阿尔及利亚外长和坦桑尼亚外长的会谈也都选择屯溪作为会场。   屯溪地处安徽省黄山市中心。黄山市手握“黄山”与“徽文化...

中新网黄山歙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歙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全记录

中新网黄山歙县:以古人之规矩开今人之生面——歙县中国传统村落保护全记录

  曾几何时,十年旧梦无寻处,几度新春不在家;现如今看,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   167个中国传统村落星罗棋布、散若扁舟,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珠“蛰伏”在歙县山山水水之间,镌刻着徽文化的记忆,寄托了思乡人的离愁,书写着新时代的勃勃生机。   据悉,歙县中国传统村落数量位列全国县级头部,看似偶然,实则必然。歙县历史悠久,秦始建县(公元前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