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徽菜烹饪技艺、徽剧(徽戏童子班)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中国宣纸集团、安徽省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安徽省级非遗传承基地9家;省级非遗教育传习基地3家。市级非遗项目171个,市级代表性传承人181人。
徽菜系中国八大菜系之一,源自绩溪。徽菜的形成历史久远,它生发于本土,根植于民间,优良的生态、丰富的食材、灿烂的民俗文化和徽商的发展等带动了徽菜的兴盛。徽菜样式繁多各异,历经百余年传承,演变为具有浓郁地方特色菜系。徽菜强调重油、重色、重火功。讲究因菜制宜,总结了“快火去其腥,中火炖其烂,文火煨其味”烹饪火功的基本法则。在菜肴的制作中,计有36种功法,保证菜肴 “醇香可口,原汁原味”。
2021年,徽菜烹饪技艺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徽剧原为徽州地方戏曲,由弋阳腔、昆曲演变成独特剧种。绩溪是徽剧发源地之一,徽戏童子班诞生于清代中期,演员为清一色少年。伏岭村建立“三十同庚值年”制度,各门值年男子以出生月份大者牵头,筹备童子班演出活动事宜。从二十九岁那年正月十七夜游灯后“接灯”开始,到三十岁正月十八日向下届值年人移交戏箱(服装、道具),公布收支账目结束,届期一年。
百年徽剧,薪火相传。徽戏童子班是绩溪县的蕞大特色,百余年传承至今。
2008年,徽剧(徽戏童子班)入选安徽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