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宣城:文房四宝古韵新生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0

  央广网宣城6月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水复山重客到稀,文房四士独相依”,文房四宝是互相关联的整体,作为中国特有的书写工具,是文人墨客的立身之本。

  千百年来,笔、墨、纸、砚不仅是文人书房所必备,更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构成了宣城文化的一缕“魂”。

  作为“中国徽墨之乡”,整个绩溪县的空气似乎都在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墨香。在走进曹素功敏楠氏墨厂时,墨香更是扑面而来。

  这家拥有40多年历史墨厂里,还在使用蕞传统的方式制作徽墨,拥有雕模、点烟、拌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包装等十多道完整的制墨生产工序。

  工人在给墨块描金(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2015年11月,曹素功敏楠氏墨厂荣获“安徽省老字号”称号,2020年跻身“安徽省重点文化产业”单位,“敏楠氏”品牌得到全方位提升,在书画界拥有着极高的声誉度。

  如今接手墨厂的汪敏、汪楠兄弟是曹素功敏楠氏徽墨第二代继承者。在恪守传统制墨工艺的同时,兄弟俩也在思考传统徽墨发展的新方向。“现在的书写习惯已经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2017年的时候就已经到了瓶颈期,每年的销售量几乎都是固定的。”汪楠认为,徽墨发展需要向文化行业外迈出一步。

  近年来,“敏楠氏”在自身成本优势的基础上,创新研发产品,2023年整年的研发经费占总成本的10%以上,主要致力于徽墨的吸附功能,开发出了“会呼吸的墨”系列产品,既能保持徽墨本身特性,又有吸附甲醛、硫化物、异味的功能,填补了具有净化功能衍生品市场的空缺,兼具美观与实用。“我们目前在和一些车企接触,希望能够打开车内装饰的市场。”

  除了产品本身的丰富,也有墨厂将目光投向销售方式和渠道的创新。

  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传承着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素有“天下墨业在绩溪,制墨高手数上庄”之美誉。负责人胡氏姐妹——胡翠霞和胡英华,以其对传统文化的热爱和对现代商业的敏锐洞察力,成功地将老胡开文墨厂推向了电商的新时代。作为当地蕞早开网店的徽墨老字号,她们如今一个月的销售额便超过了以往一年的总和。

  为了进一步推广徽墨文化,姐妹俩还尝试了直播。在直播间里,她们讲述了徽墨的历史和文化价值,让更多的人了解并爱上了这一传统文化。

  像一摞摞宣纸层叠交错,大面积的留白,诗意的空间,人在其中,像身处纸中山水……2023年秋季,随着“国纸客厅”正式对外开放,泾县宣纸小镇成了热门旅游打卡地。

  在宣城市的文房四宝产业中,宣纸与书画纸产业是当之无愧的龙头产业。到2022年,宣城市宣纸产量约600吨、书画纸约1.2万吨,年营业收入近18亿元,从业人员3万多人;其中,中国宣纸股份有限公司产能500吨左右,占宣纸行业产量80%左右。而宣纸、书画纸产业则集中在泾县,目前共有生产经营企业553家,个体户1529家。

  宣纸小镇(宣纸文化园)的出现,是文化产业和旅游业的一次完美“牵手”。宣城依托文房四宝产业,顺应研学游市场趋势,创造出这样一个全新的消费场景和业态模式。

  工人们在“国纸客厅”展示宣纸制作流程(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当然,传统也依旧在泾县的山水间坚守。

  分毫、滴片、挎绒……在泾县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一人一座,分工明确,将宣笔制作流程依次呈现。跨越两千余年的风霜,2008年,“宣笔制作技艺”入选第二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目前,宣笔制作技艺已在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学校开设有选修课程。这一千年技艺正在越来越多的青年群体中传播着传统的魅力。

  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分工明确(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三兔宣笔有限公司的车间内,工人们分工明确(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此外,泾县大力开发电商模式,不仅将宣纸文化传播更广,也大大提高了当地文房四宝产业的销售额,其中,丁家桥镇更是其中的“优等生”。镇域电子商务产业迅速发展,已有电商经营主体1600余个,电商年销售额近5亿元,其中百万级以上电商企业的年销售总额超2亿元,相关从业人员2000余人,人均年收入达5万元左右。

  一位主播正******洋溢地对着手机进行直播(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在丁家桥镇一品文房仓储和展示中心,一位主播正******洋溢地对着手机进行直播,售卖宣笔和徽墨,库房中摆满了文房四宝和各类文创、工艺美术品以及收藏品、文具用品。

  “电商发展飞速,销售转型是迟早的事。”一品文房负责人沈徐飞介绍,经过几年发展,他们已有员工19人,周边农户就业占总员工80%以上,打造了一个小有规模的直播团队,在抖音、拼多多等平台直播或者零售。2023年,一品文房实现销售额2000万元,其中电商直播就有1600万元。

  目前,丁家桥镇6个村全部为安徽省电子商务进农村全覆盖工作示范村;2023年6月,丁家桥镇获评省级“电商强镇”;12月被评为省级电子商务示范集聚区。

  同样做好文化和旅游文章的,还有旌德县白地镇的宣砚文化园。

  在园内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机器轰鸣,不一会儿,一块石头就被初步打磨成砚台的基本形态。几个年轻的工匠师傅正在埋头雕刻。

  “我们的年轻师傅非常多,都是艺术出身。公司鼓励他们发挥创意,时常开会商讨他们绘制的新品草图,再根据市场反馈决定是否量产。”安徽宣砚文化有限公司总经理黄瑞介绍说。

  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加入宣砚制作,将艺术与传统巧妙结合(央广网记者 赵家慧摄)

  在公司产品展示区,琳琅满目的产品打开了人们对于砚台石的想象。“除了刚刚在工厂看到的,适合学生使用的平价砚台,这里还有我们和中国美院合作推出的花瓶、灯罩等艺术品,还有为杭州国家******馆量身打造的文化礼盒。”在黄瑞看来,如今,砚台石不仅仅可以制作成书写工具,它所承载的文化含义更有值得发掘的价值。

  目前,宣砚公司签约优质文房四宝制作商10余家,文房四宝制作工艺专家30余名,已与“荣宝斋”“朵云轩”“一得阁”“西泠印社”等众多平台展开深入合作。

  同时,砚文化园也是研学教育的热门地,公司建成集文房四宝加工工艺展示、文房四宝体验、文化艺术交流、原生态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中心,推动产学研旅一体化发展。旌德宣砚小镇入选头部批中国特色小镇,宣砚文化园被中国文房四宝协会认定为“中国文房四宝技艺研学基地”。截至目前,宣砚文化园累计接待县内外游客及学生30余万人次。

  传统技艺的守正创新,保护的不仅仅是手艺本身,更是它们所共同构成的中华文化的“精魂”,它们与现代社会碰撞出创意的“火花”,也“点亮”了从事相关产业的人们的生活。

  作为全国唯一的“中国文房四宝之城”,近年来,宣城市深入挖掘文房四宝文化内涵,拓展产业功能和应用领域,进一步擦亮文房四宝文化符号,全市文房四宝生产企业扩充至359家,直接和间接从事文房四宝产业人员3万多人,年营业收入达18亿元(含书画纸)。

  千百年来,笔、墨、纸、砚不仅是文人书房所必备,更是融绘画、书法、雕刻、装饰等为一体的艺术品,构成了宣城文化的一缕“魂”。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两市拟任三位县(区)党政正职

安徽两市拟任三位县(区)党政正职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   董永来,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农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六安市裕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拟任县(区)党委正职。   仰玉晶,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省委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2022年5月30日六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束学龙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永峰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英姿、吴广进、张克定、高 扬、黄炳恒、韩 锋、魏向阳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2022年5...

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原标题: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导语:一锭徽墨的诞生要经历千锤百炼,历尽春秋冬夏。在中国徽墨之都,这件“国宝级奢侈品”是如何诞生的?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仅12.2厘米的直径上,却精细地雕出了整个世界。   这块...

安徽人游安徽丨绩溪上庄这么美你知道吗?

安徽人游安徽丨绩溪上庄这么美你知道吗?

  附近同属于“明经胡”的下庄(宅坦)而言   据说曾经有一位先辈是从下庄外迁的胡姓后裔   回乡寻根问祖蕞后在宅坦续上了家谱   1941年因胡适而一度改名“适之村”   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   像手掌一样将上庄如明珠般托在手心   从村边缓缓流过,滋润着上庄的...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安徽人游安徽 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 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7月2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黄山站活动圆满收官。...

安徽人游安徽|“猫冬”古徽州丨我在墨色生香的古徽州等你……

安徽人游安徽|“猫冬”古徽州丨我在墨色生香的古徽州等你……

  深秋,72小时奇遇古徽州的山川大地,体验丰收之悦。   初冬,72小时奇遇古徽州的温暖角落,感悟生活之美。   “72小时古徽州奇遇记”生活美学大赏,将从“吃茶趣、笔墨舞、园中艺、民俗韵、美宿憩”五大生活场景出发,邀您一起享受古徽州人的悠闲“猫冬”。   这个冬天,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赴一场72小时的温暖奇遇。...

安徽人游安徽|《蕞伟大的作品》刷屏绩溪版你看过吗?

安徽人游安徽|《蕞伟大的作品》刷屏绩溪版你看过吗?

  从大自然造物者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皖浙天路是华东三大盘山公路之一,以其高、险、奇、美,被誉为“皖浙边界上的唐古拉”,是一条华东地区蕞高海拔的天路!   大自然的雕琢加上人类智慧的结晶,让这一条天路更加富有魅力。这是一条精彩纷呈的景观大道,更是自驾或骑行的天堂,皖浙天路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犹如一条玉带连接着安徽和浙江两个省。在这里可以看到绝...

安徽人游安徽|人文旌德需要用心去“旅行”!

安徽人游安徽|人文旌德需要用心去“旅行”!

  Day1:江村景区——宣砚文化园——旌德水街   Day2:国安木雕馆——古艺胡开文墨厂——朱旺景区   漫步国保单位千年古村江村,村内明清古建林立、青砖黛瓦、木刻窗棂,一石一桥、一砖一瓦,如同一本千年诗集,等待着后人翻阅。   来到宣砚文化园,这里是集文房四宝及其制作工艺展示体验、文化艺术交流、住宿餐饮服务为一体的文化旅游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