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屯溪缘何成为“外交会客厅”
此次外长会由中国外交部长王毅主持,巴基斯坦、伊朗、俄罗斯、塔吉克斯坦、土库曼斯坦、乌兹别克斯坦六国外长或代表出席会议。
会议旨在进一步凝聚各方共识,推动地区国家和国际社会加大对阿富汗和平重建的支持,帮助阿富汗早日实现和平、稳定与发展。
阿富汗局势问题世界高度瞩目,但与这次外长会的重大意义相比,会议举办地——屯溪,同样引起很多人关注。
据公开报道,头部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王毅外长在北京以视频形式参加;第二次外长会举办地为伊朗首都德黑兰;第三次外长会来到中国,选择了安徽屯溪。
事实上就在十多天前,王毅外长在屯溪同到访的赞比亚外长、阿尔及利亚外长分别举行会谈,并同对华进行视频访问的坦桑尼亚外长举行视频会谈。
更早之前,这里还接待过俄罗斯副总理、蒙古总书记、法国国民议会头部副议长、德国前总统、奥地利前总统等重要外宾。
屯溪,是安徽省黄山市的中心城区,因三国时吴国大将贺齐屯兵江边得名。屯溪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这里是“徽商”“徽学”的发祥地,有“东南邹鲁”的美誉,孕育了朱熹、程大位和戴震等众多历史文化名人。还有新安画派、新安医派、徽墨、徽漆、徽菜等,享誉中外。
而屯溪吸引一系列外交大事在这里举行,或许和黄山的标志性景观——迎客松有关。
据公开报道,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黄山就在中国的外交史上留下重要一笔。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接待厅,有一幅特殊的艺术作品——铁画《迎客松》,原本放在安徽厅陈列,周恩来总理观赏时对其大加赞赏,并表示铁打的迎客松,象征我们祖国的万古长青,既有政治气派,又有艺术魅力!
此后,铁画《迎客松》移到了人民大会堂接待厅,迎客松也作为中国人民热情、好客的象征,张开双臂走上外交舞台。
1971年日本名古屋世乒赛期间,美国乒乓球队员科恩误上中国队汽车,中国名将庄则栋赠送给科恩一条印着黄山风光图案的杭州织锦,作为礼物留作纪念。下车时,科恩手持织锦与庄则栋握手的情景被在场的记者记录了下来,成为轰动一时的新闻。
2018年5月7日,李克强总理出席中国—东盟建立战略伙伴关系15周年庆祝活动启动仪式时,向东盟秘书处赠送了中国山水画《黄山迎客松》。李克强说,黄山迎客松象征着中国人民开放包容、海纳百川的宽广胸怀。也是借此画,李克强总理向世界表明中国扩大开放,欢迎全世界各方宾朋的姿态。
而就在不久前的北京冬奥会开幕式上,“迎客松”头部次在空中呈现。在长达20秒的视频中,迎客松造型的烟花在鸟巢上空张开双臂,用中国式浪漫迎接八方来客。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说乎?”第三次阿富汗邻国外长会选择在黄山举行,其深意也不言自明,中国欢迎各方各尽所能,凝聚共识,协调配合,支持阿富汗人民开创美好未来。
有志同道合的朋友自远方来,搁置争议,求同存异,为了解决共同关注的问题,确实是一件愉快的事。
众所周知,我国的重大主场外交活动,通常选择在首都北京。可近一段时间不少外交活动走出北京,走向了全国各地。
2021年3月22日至23日,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次访问的地点选择了广西桂林。
拉夫罗夫乘坐游船游览了甲天下的桂林山水,视频画面中他手插口袋,不时拍照并和民众打招呼,场面十分融洽。
“RT今日俄罗斯”下属的国际新闻视频通讯社Ruptly发布的一段视频中,王毅在会晤时称赞:俄罗斯驻华大使选择桂林作为会晤的地点,“是非常明智的、正确的选择”。
“这里(桂林)的喀斯特地貌确实非常独特。桂林山水甲天下,相信一定会给各位留下很好的回忆。”王毅说。
对此,有专家接受央视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是外交上的一种惯例,中俄关系非常亲密,特别是东道主要作出一些特别的安排,表示对客人、来访者特别关照的话,可以选择一个首都以外的地方。
而在Ruptly的评论区,一条网友的解读,获得3000多个点赞,登上评论首位:“桂林,贵邻。”也有网友解读:“桂林寓意‘贵人莅临’。”
桂林外交一周后,2021年3月31日至4月1日,应王毅外长邀请,新加坡外长维文、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印尼外长蕾特诺和菲律宾外长洛钦对中国进行访问。这次会晤的地点在福建南平。
为何定在南平?有网友解读说,中国和东盟四国都位于南海周边,选择南平是希望“南海和平”。
这次到访的新加坡外长维文,其母亲就是福建兴化人。马来西亚外长希沙慕丁用中文亲切地称王毅为“大哥”,王毅则回应说“我们是兄弟”。会议期间大家相谈甚欢,就加强疫苗领域合作,探讨开展健康码互认,推进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加强数字经济、大数据、云计算、5G、智慧城市建设合作方面达成诸多共识。
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研究员、东南亚研究中心主任许利平说,这种走亲戚式的频繁互动源于双方深厚的历史文化根基,体现出中国与周边国家合作的“内生性动力”。
越是面对共同挑战,合作动力就越足。外交学院副院长高飞认为,双方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社会进步等领域都存在共同利益,往往能将现实的挑战转变为合作的机遇。
2021年7月26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舍曼到访,王毅外长在天津与其进行了会谈,这是继安克雷奇对话后中美间又一次重要外交沟通。
2021年7月28日,同样在天津,王毅外长会见了阿富汗政治委员会负责人巴拉达尔。
再往前的2018年4月,地点湖北武汉。国家主席在武汉东湖宾馆同印度总理莫迪举行非正式会晤。
蕞后来说说杭州,除了2016年的G20杭州峰会和今年9月的亚运会两场重要的会议外交活动,不能不提的是50年前的尼克松访华。
1972年2月28日,中美在上海签署联合公报,被誉为20世纪国际外交史上蕞重大的事件之一,被称作中美外交史上的“破冰之旅”。
而就在公报签署两天前的1972年2月26日,尼克松到访杭州。周恩来总理在杭州饭店宴请了尼克松并陪同他游览了西湖。
在杭州期间,中美双方就中美联合公报的文本作蕞后商定。因此某种意义上说,中美上海联合公报就诞生在杭州。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