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安徽:挖掘非遗资源培养传承人才促进就业增收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0

  成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加强宣纸文化区域整体保护;打造黄山“五徽”文创品牌,挖掘徽州技艺创意价值;推出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加快非遗传承传播载体建设;推动非遗活态化发展,激发“非遗+扶贫”“非遗+旅游”发展活力近年来,安徽省不断挖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全面加强非遗保护、传承、创新和利用,积极推动非遗项目的旅游价值开发,充分发挥非遗在助力脱贫攻坚和推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作用。截至目前,非遗在帮助安徽贫困人口学习传统技艺、提高内生动力、促进就业增收、巩固脱贫成果等方面已取得显著成效。

  地处皖南山区的黄山市是徽文化的重要发祥地,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孕育了灿若繁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近年来,黄山市以“徽工之巧、徽玩之雅、徽茶之香、徽味之美、徽艺之韵”为切入点,聚力打造“五徽”文创品牌,集中展示非遗项目和文创产品,在提升城市文化创意产业竞争力的同时,赋予非遗项目新的活力。

  位于黄山市的安徽中国徽州文化博物馆是“五徽”文创品牌的重要展示场馆之一。步入该馆非遗文创产品展示体验中心,独具韵味的徽州非遗、文创产品琳琅满目。

  在该中心一面长3米多的多功能数字触控显示屏前,有游客正不断用手指在屏幕上“指指点点”。“在这块触摸屏上,你可以获取近200件黄山非遗文创产品和旅游商品的介绍,还可以立即下单购买。”博物馆工作人员介绍,中心借助科技手段将静态的文物展示与活态的非遗技艺相结合。游客不仅能欣赏到独具韵味的非遗文创,还可以直接线上选购,将非遗工艺品寄到家。

  为实现非遗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黄山市不断拓展非遗保护载体,完善非遗保护体系,创新非遗保护传承工作。通过“景区+非遗”的形式,将非遗元素植入景区,为非遗传承人搭建宣传展示平台;建立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大力修复徽州文化生态的生存空间一项项保护举措落地,让黄山市非遗保护体系日益完善。

  截至目前,黄山市共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24项、省级非遗项目60项、市级非遗项目127项,拥有国家级非遗传承人33人、省级非遗传承人154人、市级非遗传承人658人。全市现存非遗种类和数量在安徽省地市中均位列头部。

  “非遗传承不能只靠一个人或一个家族,还需要社会多方面参与。”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周美洪说,从炼烟、和料,到制墨、描金,再到雕刻徽墨的13道制作工序看似简单,实则各有讲究,现在很少有年轻人能静下心来学习这门技艺。

  1979年,年仅22岁的周美洪子承父业,进入墨厂从学徒做起,这一干就是43年。“一张桌子、一把椅子、干一辈子,这就是一个徽墨制作人的真实写照。”周美洪说,自己现在虽然不在一线从事生产工作,但是徽墨制作的每一道工序依旧了然于胸。

  “对于徽墨技艺的发展,我现在考虑更多的是传承。”周美洪说,制作徽墨学懂容易,做精很难。徽墨的好坏取决于材质、品相和做工,而其中的做工,则离不开传承技艺的年轻人。

  近些年,黄山市实施“名师带徒”工程,进一步壮大非遗传承人队伍;通过开设专题培训班、职业教育等方式,努力培养非遗特色人才,形成了一条“有制度、有传承、有体系”的非遗人才“成长链”。

  “我是打心眼里感谢国家对非遗传承的关注和重视,让我们老守艺人们看到了春天。”周美洪说,如今,借着文旅融合的东风,徽墨制作工艺的传承迎来了新机遇。“我们将曾经的老式生产车间改造成观光式车间,越来越多的学生走进墨厂,让我对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信心倍增。”

  徽墨制作技艺的传承是安徽推进非遗保护传承利用的一帧动人剪影。为进一步提升安徽非遗的知名度、可见度,营造全社会关注、参与、共享非遗的良好氛围,去年12月,安徽省文化和旅游厅发布了20222024年度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黄麓师范学校等99家单位成功入选。据悉,下一步,各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将秉持“保护为主、抢救头部、合理利用、传承发展”的工作方针,让安徽非遗在活态传承、保护传播、人才培养中绽放更加灿烂的光辉。

  宣城市被誉为“中国宣纸之乡”,当地生产的宣纸有着“纸中之王”“千年寿纸”的美誉,是中国书画的重要载体。宣纸制作技艺2006年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遗名录,2009年被列入人类非遗名录。

  近年来,宣城市将宣纸技艺的传承和保护作为首要任务,创新发展理念,打造文旅产品,满足不同客群需求。成立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集中保护区域内的宣纸文化生态环境及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实施《宣纸保护和发展条例》,让宣纸保护有法可依,使宣纸产业成为促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引擎和强劲动力。

  在宣城市泾县丁家桥镇李园村,村民包敏然每天天刚亮便在自家的库房里清点宣纸和书画纸的数量。他的妻子则坐在电脑前,不断在线上回答客户的各种问题。

  2016年,包敏然回到家乡,重拾祖传宣纸制作技艺,并在淘宝电商平台上销售宣纸。经过不懈坚持和探索,营业额从头部年的三四十万元提高到现在的百万元以上。

  据了解,目前泾县共有宣纸、书画纸生产和加工企业540多家,从业人员1万多人,年产宣纸700吨左右、手工书画纸1万吨左右,占全国书画用纸市场60%的份额,年产值约10亿元。

  丁家桥镇党委副书记、镇长唐媛媛表示,宣纸产业为全镇居民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实现了居民家门口就业、工作家庭两不误。2021年,全镇人均可支配收入达29353.9元,同比增长18.5%。

  随着泾县文旅融合步伐的加快走深,以宣纸为载体的一大批新兴文旅应用业态、文创产品应运而生,为当地非遗经济发展注入了新活力。

  走进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展销店,琳琅满目的各式宣纸文创产品映入眼帘。“这是用宣纸制作的纸扇”“这是宣纸书灯,合上是一本书,打开就是一盏灯”“这是纯宣纸打造的笔记本”“你看,这把纸伞的扇面也是宣纸做的”展销店内,工作人员一边为游客介绍文创产品的制作工艺、功能用途,一边讲述着宣纸的“前世今生”。

  为进一步做好宣纸文化体验和旅游市场开发,近几年,泾县中国宣纸文化园着力提升宣纸文化体验功能与设备,不断攻克宣纸生产技术壁垒,积极开发系列文化体验新产品,越来越多汇聚创意、具有文化韵味的宣纸文创产品走向市场,受到游客的追捧。

  “一张薄如蝉翼轻如雪的宣纸已经衍生出50款文创产品,目前门店年销售额超100万元。”中国宣纸文化园文创产品研发负责人余亮说,传统非遗技艺与创意“金点子”的结合,让千年宣纸“改头换面展新颜”,也让宣纸产业发展迎来新的增长点,成为驱动产业创新发展的重要引擎。

  1、凡本网专稿均属于中国山东网所有,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中国山东网的作者姓名。

  2、本网注明“来源:×××(非中国山东网)”的信息,均转载自其它媒体,转载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若作品内容涉及版权和其它问题,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在核实确认后尽快处理。

  3、因使用中国山东网而导致任何意外、疏忽、合约毁坏、诽谤、版权或知识产权侵犯及其所造成的各种损失等,中国山东网概不负责,亦不承担任何法律责任。

  4、一切网民在进入中国山东网主页及各层页面时视为已经仔细阅读过《网站声明》并完全同意。

  携程发布五一出游预测:省内游热力榜山东排第五

  研究报告指前三季度中国商业地产租赁需求创新高

  央行三天两提房地产,24个字传递什么信号?

  中国汽研发布汽车指数 助力汽车行业高质量发展

  韩国网红火鸡面被曝“双标”!保质期在韩国为半年

  种植4颗牙花6万多元,集采能否快速推动种植牙价格下调?

  山东巩固疫情防控成果 济南学生逐步恢复线下学习

  北京中小学幼儿园等暂停到校上课一周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2022年5月30日六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束学龙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永峰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英姿、吴广进、张克定、高 扬、黄炳恒、韩 锋、魏向阳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2022年5...

安徽人必须了解的十大徽商老字号

安徽人必须了解的十大徽商老字号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徽商萌生于东晋,成长于唐宋,盛于明,徽州,今安徽省黄山市、绩溪县及江西婺源县。徽商是中国十大商帮之一。   张小泉,明末徽州黟县会昌乡人。其父张思家,自幼在以“三刀”闻名的芜湖学艺。小泉在父亲的悉心指教和实践中,也练就了一手制剪的好手艺。...

安徽人游安徽|“猫冬”古徽州丨我在墨色生香的古徽州等你……

安徽人游安徽|“猫冬”古徽州丨我在墨色生香的古徽州等你……

  深秋,72小时奇遇古徽州的山川大地,体验丰收之悦。   初冬,72小时奇遇古徽州的温暖角落,感悟生活之美。   “72小时古徽州奇遇记”生活美学大赏,将从“吃茶趣、笔墨舞、园中艺、民俗韵、美宿憩”五大生活场景出发,邀您一起享受古徽州人的悠闲“猫冬”。   这个冬天,来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赴一场72小时的温暖奇遇。...

安徽人游安徽|吃非遗美食品非遗技艺在绩溪过一个有意义的非遗之旅

安徽人游安徽|吃非遗美食品非遗技艺在绩溪过一个有意义的非遗之旅

  上午:早餐吃挞馃、逛龙川景区品徽州三雕   起个大早,品尝挞馃。同时,还可以观看绩溪挞馃制作技艺,边吃边欣赏非遗魅力。   挞馃采用上等精面粉,五花猪肉、香椿芽、鲜竹笋、槐树花、马齿苋、萝卜丝、梅干菜、韭菜、豆黄、芝麻等优质食材。经过揉面、醒面、搓团、摘环、擀皮、包馅、收口、擀饼、烘烤等十余道工序制成。外形呈圆形,馅料丰富、厚薄均匀、表皮金黄、入...

安徽人游安徽|嗨游宣城@中、高考学子一起在绩溪定格蕞美青春!

安徽人游安徽|嗨游宣城@中、高考学子一起在绩溪定格蕞美青春!

  今年中、高考毕业生凭准考证可享受绩溪6家A级景区(龙川景区、徽杭古道景区、紫园景区、上庄景区、绩溪博物馆、尚村景区)   活动时间:6月10日—8月31日   结伴去打卡古道的制高点——蓝天凹   每一声快门都见证着不散场的深情厚谊   还记得上学时一起熬夜复习的场景吗   一起探寻新文化运动...

安徽人游安徽|在绩溪寻找“蕞伟大的作品”会寻到什么宝呢?安排上~

安徽人游安徽|在绩溪寻找“蕞伟大的作品”会寻到什么宝呢?安排上~

  从大自然造物者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皖浙天路是华东三大盘山公路之一,以其高、险、奇、美,被誉为“皖浙边界上的唐古拉”,是一条华东地区蕞高海拔的天路!   大自然的雕琢加上人类智慧的结晶,让这一条天路更加富有魅力。这是一条精彩纷呈的景观大道,更是自驾或骑行的天堂,皖浙天路蜿蜒盘旋在崇山峻岭之间,犹如一条玉带连接着安徽和浙江两个省。在这里可以看到绝...

安徽人游安徽|在这里我找到了向往的生活!

安徽人游安徽|在这里我找到了向往的生活!

  这是我们义务帮扶欠发达县域的第二篇文章。   这个专题是和阿里巴巴乡村振兴基金一起做的。今年阿里巴巴公益发布的热土计划中将打造10个乡村旅游标杆县,将景点、酒店、旅游路线等搬到线上,策划营销活动。   我们会一个编辑对口一个欠发达县域,帮助这些欠发达县域写旅行攻略,以及义务帮这些欠发达县域推荐旅行商品。   朋友们,你们有想过理...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畲族婚嫁习俗、湖村抬阁

安徽人游安徽|文化和自然遗产日畲族婚嫁习俗、湖村抬阁

  宣城市拥有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项目1个:宣纸制作技艺,是安徽省唯一独立入选的项目。   国家级非遗项目8个,国家级代表性传承人10人;省级非遗项目79个,省级代表性传承人87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地2个,居全省头部。国家级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绩溪县;省级文化生态保护区1个:宣纸文化生态保护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生产性保护示范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