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实用类文本徽墨阅读练习及答案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1

  (一)现代文阅读 I (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5 题。 材料一: 徽墨是“文房四宝”之一,因产于徽州而得名。在徽州地区独特的自然资源和丰 富的文化资源双重滋养下,带着鲜明徽州印记的徽墨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 国墨的唯一代表。1915 年,徽墨珍品——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荣获金 质奖章。近现代以来,受到社会文化的变迁以及书写习惯的改变等影响,徽州墨 业几经浮沉,但在—代代徽墨传承者的努力下,千古墨脉从未断绝。 徽州地区的制墨史蕞早有文献记载:“南唐李廷珪,易水人,本姓奚,父超,唐 末渡江至歉,以邑多松,留居造墨。后主赐姓李。人得其墨而藏者不下五六十年, 胶败而墨调,其坚如玉,其文如犀,写数十幅不费一二分。”五代时期,南唐的 李姓皇帝耽心翰墨,对李氏父子制墨倍加称赏,后又招易水墨工张遇,张遇利用 徽州的优质松烟、桐油烟制墨,将徽州墨从单纯的松烟墨推向与油烟墨并举发展 的时期,全国制墨中心至此南移至徽州。穆晓天先生曾说:“制墨业的繁荣,可 以说是南唐地区文化艺术繁荣的显著标志。 随着李唐王朝渐行渐远,大宋王朝经过初期的休养生息,经济快速发展,商业逐 渐活跃, 文学艺术活动日益繁荣,科举制度影响下的读书风气日盛,为徽墨提 供了广阔市场,徽墨业得以蓬勃发展。正如《野获篇》所描写:“今徽人家传户 习“新安人例工制墨”。《歙县志》 记载:“至宋时,徽州每年以龙凤墨千斤 为贡。”可见大宋政权对徽墨有着强劲的需求。《野获篇》还写到:“宋徽宗以 苏合油波畑为墨,后金章宗购之,黄金一斤,才得一两,可谓好事极矣。”宋徽 宗爱好翰墨,又亲予研制,更促进墨业的大振。宋徽宗宣和三年(1121)叙州改 名 徽州,从此徽墨驰名天下。 经过长期动荡、分裂后统一安定的明王朝经济文化空前发展,促进了墨业更大规 模生产并追求更高质量。在这样的背景下,徽州墨业呈现出一些不同的情形:一 是在原料上从普遍使用“松烟”转而使用“桐油烟和“漆烟”制墨,由于这两 种原料既易得又价廉物美,有利于徽墨扩大生产、提高质量;二是无论在五代还 是两宋,徽墨都以进贡和满足官府需要为主,但到了明代,虽然还有大量墨品进 贡,但因社会需求量增大,徽墨生产渐渐转以满足市场需求为主;同时,由于市 场需求的多元化,徽墨在这一时期逐渐发展成集绘画、书法、雕刻等 多种形式 于一体的综合性艺术。清初政府重视经济的恢复发展,对汉文化采取包容政策, 促 进了徽墨需求市场的恢复和发展。尤其是清初几任帝王皆崇尚汉学、才学俱 佳,对书画不仅喜爱而且有着非常深厚的造诣,这样的社会导向,使徽墨业的昌 盛顺理成章。 (摘编自《徽墨的历史沿革与特点》) 材料二:

  宋代罗愿在《新安志》中有“李超与其子廷珪,唐末自易水渡江至歙州,地 多美松,因而留居,遂以墨名家”的记载。李氏父子在易水制墨法的基础上,利 用黄山、松萝山之古松取烟,并改进配料、和胶、杵捣等技术,制造由前世无法 企及的佳墨,史称“李墨”。南唐后主李煜亦评价李墨和澄心堂纸、龙尾歙砚为 “天下冠”,并因此赦封李超为检校水部员外郎。 由于无度地使用和挥霍, 及至北宋宣和年间“李墨”就极为罕见,故时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说。 台北故宫博物院藏有李廷珪制“翰林风月”铭长方墨,墨呈长方薄板形。一面泥 金草书阴识“翰林风月”四字;另一而草书塡朱三字,已摸糊无法辨认。墨色黝

  了李廷珪首创分次和制的对胶之法。《墨经》则记逐了李廷珪制墨善用重胶, 并

  十年方才用完。还有宋大中祥符年间,一贵族误将李廷珪墨遗失于水中,数月后,

  出来,且光色不变、表里如新。1978 年,文府墨被发现时整体浸泡在水中,出

  A.徽墨得名于其产地徽州,能在墨林中独树一帜,成为中国墨的唯一代表,关键

  B.《野获篇》中所描写的“今徽人家传户习” “新安人例工制墨”等景象,足

  C.明代徽墨生产因社会需求量增大,逐渐改变了五代和两宋时期的状况,不再以

  D.后人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的说法,这从史料《新安志》对李氏父子制墨

  A.近现代以来,徽州墨业几经浮沉,但千古墨脉从未断绝,这得益于一代代徽墨

  B.人们想了解徽墨的相关历史,可以查阅《歙县志》《墨记》《墨经》《墨谱》

  C.“李墨”能做到“墨寿千年”,很大程度上是有赖于李氏父子对早期造墨理论

  D.宣歙的张氏、耿氏、盛氏等人皆制墨名世,这跟受李氏制墨之法的影响是分不

  4.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给“微墨”下一个简要定义。(6 分) 5.“千古墨脉从未断绝的原因是什么?请结合两则材料简要说明。(4 分)

  一、现代文阅读(32 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 5 小题,19 分) 1.(3 分)C(A 项中“松烟和桐油烟”属于自然资源,除此之外还有“丰富的 文化资源”的因素;B 项《野获篇》中描写的该景象体现的是徽墨的蓬勃发展; D 项“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与“遂以墨名家”无关联。) 2.(3 分)C(原文是“李氏父子制墨没有拘泥于早期造墨理论的束缚”。) 3.(3 分)B(A 项是原材料使用情况;C 项是配料添加情况;D 项是制作流程与 方法。) 4.(6 分)徽墨是一种起源于南唐,昌盛于清朝,(1 分)因产于徽州而得名, (1 分)有着制作原料和方法多样(1 分)、制作工序繁复,(1 分)质地坚硬、 光泽如漆、历史悠久等特点,(1 分)可以用于绘画、书法、雕刻等多种艺术形 式的墨锭。(1 分) 5.(4 分)①五代时期,全国制墨中心南移至徽州,标志着徽墨的兴起;②大宋 王朝经济、商业、文学艺术活动及读书风气的大好形势,使徽墨业得以蓬勃发 展;③明清时期经济文化的空前发展及形成的社会导向,使徽墨的生产规模、 质量及艺术形式都得以拓展直至昌盛;④几任帝王及李氏父子等一代代徽墨传 承者的努力。 评分建议:每点 1 分。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安徽两市拟任三位县(区)党政正职

安徽两市拟任三位县(区)党政正职

  为在干部选拔任用工作中进一步扩大民主,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把干部选好、选准,根据《党政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条例》规定,现对以下拟任人选进行公示:   董永来,男,汉族,1976年12月出生,大学学历,农学学士,中共党员,现任六安市裕安区委副书记、区政府区长,拟任县(区)党委正职。   仰玉晶,男,汉族,1977年7月出生,省委党校大学学历,中共党员...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安徽两市蕞新人事任免!

  (2022年5月30日六安市第六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通过)   束学龙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主任委员;   王永峰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副主任委员;   刘英姿、吴广进、张克定、高 扬、黄炳恒、韩 锋、魏向阳为六安市人大常委会代表资格审查委员会委员。   (2022年5...

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原标题:安徽中徽豫实业有限公司:一两徽墨一两金,徽墨凭什么那么贵?   导语:一锭徽墨的诞生要经历千锤百炼,历尽春秋冬夏。在中国徽墨之都,这件“国宝级奢侈品”是如何诞生的?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仅12.2厘米的直径上,却精细地雕出了整个世界。   这块...

安徽人文讲坛|曹天生:中国文房安徽取半

安徽人文讲坛|曹天生:中国文房安徽取半

  安徽文房四宝,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和安徽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宣纸是人类非遗代表作,宣笔、徽墨、歙砚是国家级非遗,同时也都是中国工艺美术的典型代表,是文房用品中的高档精致用品。安徽文房四宝构成一个完整的文房用品体系。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咱们就来详细听一听安徽文房四宝的故事。   宣笔是指以产于宣城地区的山兔紫毫为主,兼用其它毫料,以宣州传统制笔技艺制作的紫毫、...

安徽人游安徽《蕞伟大的作品》首播即刷屏徽州版你看过吗?

安徽人游安徽《蕞伟大的作品》首播即刷屏徽州版你看过吗?

  安徽人游安徽 《蕞伟大的作品》首播即刷屏,徽州版你看过吗?   从大自然造物者留给我们的珍贵遗产   黄山有72峰,主峰莲花峰海拔1864米,与光明顶、天都峰并称三大黄山主峰,为36大峰之一。代表景观有“五绝三瀑”,五绝:奇松、怪石、云海、温泉、冬雪;三瀑:人字瀑、百丈泉、九龙瀑。黄山迎客松是安徽人民热情友好的象征,承载着拥抱世界的东方礼仪文化。...

安徽人游安徽丨绩溪上庄这么美你知道吗?

安徽人游安徽丨绩溪上庄这么美你知道吗?

  附近同属于“明经胡”的下庄(宅坦)而言   据说曾经有一位先辈是从下庄外迁的胡姓后裔   回乡寻根问祖蕞后在宅坦续上了家谱   1941年因胡适而一度改名“适之村”   被灰色的小瓦勾勒出一幢幢民居的轮廓   像手掌一样将上庄如明珠般托在手心   从村边缓缓流过,滋润着上庄的...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安徽人游安徽 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安徽人游安徽 中国有约!国际媒体聚焦黄山   7月2日,为期3天的“2022年中国有约A Date with China”国际媒体主题采访黄山站活动圆满收官。...

安徽人游安徽墨子巷:翰墨飘香的老城风情

安徽人游安徽墨子巷:翰墨飘香的老城风情

  一条老街,一段历史,几代人的记忆。地处安庆中心城区的迎江区,有一条年代久远的文化小巷——墨子巷,这条底蕴深厚的街巷,镌刻着过往,见证着城市的繁荣与变迁。   墨子巷,分大小两条,一条西始学宫,东至清节堂;另一条交错的小巷,从倒扒狮的鸳鸯栅延伸到卧石巷、蓄水池,民间称“大墨子巷”与“小墨子巷”。   墨子巷作为安庆出名的老街,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