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城绩溪:展巾帼本色延伸农业产业“她”力量
央广网绩溪5月19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方珊姗)广袤的乡村已经成为创业的沃土,绩溪县也涌现出了很多饱含乡土情怀、充满创业******、富有奉献精神的巾帼新农人,她们都有着科学的技术、先进的理念和收于大地奉献大地的传承精神。
一人多角“她”力量助力三农显担当
邵飞平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创业者,同时她也是为群众服务的伏岭村村委会委员、为群众发声的绩溪县人大代表。2022年正值她所创办农场经营的关键期,邵飞平面对的困难和大多数创业者的困难相似又不同。对于没有种植迷迭香经验的她来说,除了经济上的压力,心理上的压力更甚。她担心是否选择了一个好的产业,能否帮助家乡群众一起致富,但在家人的鼓励和帮助下,她的内心更加坚定了。既然选择三农就没考虑过退路,邵飞平从根本出发去解决问题,全面学习迷迭香种植知识,参与各种培训及考察,长时间奔走在公司和农户之间,使得镇内50亩闲置土地得到有效使用,农户农闲时也有地方打零工。邵飞平通过不断的反省、探索、学习,农场的每一项工作都亲力亲为,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将种植技术和水肥方案做了适当调整后,带领农户科学种植。
能人效应“她”力量带动就业稳增收
在胡家村的民秀家庭农场,负责人汪秀珍正在和村民一起做苗期管护。2021年她被评为绩溪县首批乡村振兴“百名能人”,光在伏岭镇种植面积就达到90亩,通过“农场+农户”的模式,大力发展前胡、辣椒、菊花、茄子。此外还有海南种植基地,利用收获时间的错峰促进两地农民就业增收,通过闲置土地的流转、务工等多种方式带动本地农户达50户,吸纳本地20多名农户务工就业。汪秀珍珍惜每一次学习的机会,她边学习边实践,发挥自身优势,为附近的农户们搭建销售平台,形成利益连接机制,很多农户也在她的影响下逐渐转变了原有的农业生产思路,难以就业的村民就吸纳到她的农场工作。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入实施和更多支持农村发展政策的出台,越来越多人愿意扎根乡土,顺应新型业态的发展,发展特色产业,这样既减少了撂荒土地,又带动农户增收致富。汪秀珍很庆幸自己当初的选择,这片欣欣向荣的田园,既见证了个人的成长和自我价值的实现,也记录了周边农业的发展和未来。
劳动模范“她”力量扎根家乡强产业
章荣春,现任绩溪县老胡家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章荣春先后被评为“绩溪县劳动模范”“宣城市劳动模范”,今年,她又被拟评为“安徽省劳动模范”。2003年,在县工业园区自办企业的她,致力于立足本地自然资源,想要通过发展产业来强村富民。多次实地考察和论证后创办了专业合作社,从种植香菇开始入手,并鼓励和引导其他村民和脱贫户一起走出一条依靠食用菌种植、生产、销售的致富道路,大力发展大棚香菇种植与加工业。合作社通过无公害农产品认证,获得20余项国家发明专利。章荣春也充分发挥自身示范带动作用,助力特色产业发展。目前,她运用“合作社+农户”模式种植大棚香菇150余亩,示范带动100多户农户发展食用菌,增加了农民收入。种好了香菇,培育了产业,“长出”了财富,她从一位心怀家国梦想、满腔热血的青年到中年,从春到夏,几十个秋冬走过,那颗带领家乡村民实现共同富裕的热情从未消褪半分。她在带领群众脱贫致富,在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强民生福祉,推进乡村振兴方面做出了应有的贡献。
多少三农巾帼在用蕞美丽的笑容兼顾事业和家庭,她们用蕞饱满的真情热爱工作,她们用蕞勤奋的双手感恩祖国和人民,她们不但构成一道道靓丽的风景线,也用丰富多彩的成绩单让人们钦佩。她们扎根“三农”,冲锋在农业事业头部线,为农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她力量”。
转载申请事宜以及报告非法侵权行为,请联系我们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