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精选推荐
徽墨是中国古代⽂房四宝之⼀,是古代⽂房四宝的代表之⼀,是古代的贡墨。徽墨品质优 良,⾃古有“丰肌腻理,光泽如漆”“沾来轻,嗅来馨,磨来清”“其坚如⽟,其纹如犀”的说法。 徽墨始于南唐。奚超、奚廷珪⽗⼦为躲避战乱从家乡易⽔来到当时的歙州,见歙州的⽓候⼈ ⽂、材料、⾮常适合制墨,决⼼安顿下来精⼼制墨。结果在徽州所⽣产之墨,质地⾮常好,超 过其他地⽅的品质,⼀时歙墨名声鹊起,⽂⼈墨客争相购买,被指定为贡墨。皇帝也⾮常喜 欢,见奚超⽗⼦制墨有功,便赐他⽗⼦为国姓:李姓,从此⽗⼦便称李超、李廷珪,从此歙墨 在歙州⼀直传承⽣产⾄今。因歙州在北宋改为徽州,从此把歙墨称为徽墨。 徽墨制作⼯艺步骤
古代徽墨制作分造窑、发⽕、取煤、和剂、成型、⼊灰、出灰、试磨⼋道⼯序;现代制墨分炼 烟、和胶、杵捣、成型、晾墨、锉边、洗⽔、填⾦、包装九道⼯序。 炼烟炼制松烟的烟窑就⼭势斜卧于⼭坡,烟煤附于窑壁,冷却后扫下。古时还有⽴窑,⾼丈 余,肚⼤⼝⼩,上覆五⽃瓮,今不⽤。炼制油烟的烟房需密闭不透风,⽤灯草点燃油灯,每盏 灯上覆⼀瓷碗,烟熏在碗⾥。现代⽤点烟机炼烟。 和胶⼊料之前,烟煤需先漂洗,并⽤四⼗⽬筛清除杂质,胶的配⽐应按烟料粗细,胶质优 劣,制作时令,销售地区等因素酌定。 杵捣所有的制墨原料和胶以后,要竭⼒搅拌均匀,然后杵捣。古时制墨以青⽯作⾅,檀⽊作 杵,捣时如⼲燥粘杵,可反复洒少许中药汁,直⾄捣匀捣透才能出⾅。故有墨不厌捣之说。 成型杵捣后的原料,放在墨墩上⽤六磅锤翻打。中档墨翻打⼋次,每次谓之⼀折,每折24 锤,⾼档墨折次递加。翻打后的墨馃,按墨模式样称准重量分成⼩馃,在恒温板上搓成丸嵌⼊ 墨模,搓时要⽤⼿劲按、捺、推、收。⼊模之墨置于坐担下,以墨⼯⾃重压平正。本县⽼胡开 ⽂墨⼚除2两以下墨⽤坐担外,余皆⽤螺栓压榨机代替坐担。既降低了墨⼯体⼒消耗,⼜提⾼了 产品质量。挤压后的墨待冷却定型才能脱模,夏令脱模时间长于冬令。脱模的墨经修边后送⼊ 晾墨场翻晾。古代制墨⼊炉灰脱⽔,现代墨⼚均以室内晾⼲为主。 徽墨的分类 墨的命名⽅法⼤致有五种:⼀是表⽰材料精美,如“上品清烟”、“延川⽯液”、“五百⽄油”、“⿅⾓ 胶”、“乌⽟块”、“乌丸”、“元霜”等;⼆是表⽰图案内容,如“龙凤呈祥”、“⽴鹤步云”、“黄⼭图”、 “棉花图”、“西湖图”等;三是表⽰制法古⽼,如“古隃糜”、“易⽔光”、“东坡墨法”、“轻胶⼗万 杵”等;四是借⽤典故,如“⼩道⼠”、“元⾹太守”、“客卿”、“神品”、“东斋注易”、“松滋侯”、“元中 ⼦”等;徽墨在继承传统⼯艺的基础上创新、发展、恢复了茶墨、青墨、朱砂墨、五彩墨和古⾹ 古⾊的⼿卷墨的⽣产,并增添、开发了新的品种。 ⼀.徽墨按照形状分 徽墨常见的有长⽅形、园饼形、园柱形、⼈形、物形、多⾓形、异形等,宜⼩不宜⼤,沈继孙 《墨法集要》云:“厚⼤利久,薄⼩利新;厚⼤难⼯,薄⼩易善”。⼩的5钱,8钱;⼤的2两、4两 蕞为合适。计数单位古时有螺、量、丸、枚、笏、挺、剂、牒、锭等。现代多⽤锭。现代徽墨 质量有部颁标准,项⽬有耐⽔性、扩散率、发墨度、粘度、浓度、吊⾓、上下端厚度差、溢 ⾊、层次、滞笔性、墨⾊、墨味13项,共100分。 ⼆是徽墨从形制上可分为零锭墨和集锦墨。零锭墨是不成套的单⼀实⽤墨。集锦墨⼜有⼆种: ⼀是每锭墨形状图案各异,但统⼀于⼀个主题,如古币墨、古砚墨、⼗友墨、⼿卷墨、琴剑棋 墨;⼆是墨的形状相同,绘图题识不同,如黄⼭图、耕织图等。集锦墨始于宋代,雕⼯精细, 装饰华丽,集绘图、雕刻、书法、墨法、漆器、镶嵌、装帧艺术于⼀体,供收藏和观赏⽤,既 是书画家喜爱的佳墨,也是⼈们相互馈赠的礼品墨。 三是徽墨从原料质地上可分为松烟墨、油烟墨、特种墨、包⾦墨、朱砂墨、五彩墨等。松烟墨 有特级松烟墨、黄⼭松烟墨、⼤卷松烟墨、净烟墨、加⾹墨。油烟墨有超漆烟墨、顶烟墨、猪 油烟墨。猪油烟墨是在桐油内掺⼊部分猪油点烟,或在顶烟内掺⼊部分猪油烟制成,光泽蕞 佳。⼯业炭⿊墨分精烟、全烟等。特种墨有青墨、茶墨、药墨、素净墨。包⾦墨通体包⾦,是 本县⽼胡开⽂墨⼚1984年挖掘⽣产的特种墨。朱砂墨古⼈读书时⽤于圈句,现⽤于国画。五彩 墨,亦⽤于国画。 四是从⽤途上可分为观赏或收藏墨和实⽤墨。本县⽼胡开⽂墨⼚⽣产的“⼗⼤仙”、“⼤、⼩魁 星”、“寿星”、“古佛”、“罗汉图”、“西湖图”、“琴剑棋”、“鉴真东渡”、“⾦蝉”、“⾦龟”、“宝剑”及其 它集锦墨都属于观赏收藏墨。实⽤墨基本上是零锭墨。名贵的实⽤墨亦可作观赏和收藏⽤。 徽墨保存⽅法 徽墨在收藏、摆设、保管⽅⾯有⼀定的要求,它不宜存放在太潮湿或过于⼲燥的地⽅,更不 能搞到⽔及太阳底下爆晒。不宜在暖⽓间⾥直接摆放,冷⽓间要好点。在上述条件下摆设,应 ⽤透明塑料纸或热敏纸塑料纸包装后摆设存放。摆设时蕞好是另加玻璃罩或透明有机玻璃罩, 这样既能保护好徽墨,⼜能显⽰出档次,也便与观赏。如果三层楼房,⼆层存放蕞为理想,在 ⼀层不要放在离地⾯太低,以免受潮,三层不要太⼤的通风。遵照上述保管可避免徽墨碎裂以 及受潮腐烂。如徽墨⼲后有丝裂或表⾯起⽩粉状,这是正常现象,是徽墨材料正宗,配⽅得当 的表现,表⾯⽩粉状是墨霜,这样的徽墨如在⼀年之内不开裂,可长时间收藏保存,寿命长达
百年以上,千万不可⽤⽔和潮布擦试,这样将彻底损坏徽墨。
徽墨⽩⾊有裂。⼀⾯上⽅有楷书“御墨”两字,中间为楷书“乾隆丁巳年(1737年)制”六字,下⽅ 为“兰亭修禊”印⼀,皆填⾦。⼀⾯为“兰亭修禊”图。此墨⼀套共⼆⼗六锭。 ⽩墨是⼀种⽐较罕见的墨品,宋苏易简《⽂房四谱》卷五《墨谱》载:“近黟,歙间有⼈造 ⽩墨,⾊如银,迨研讫,即与常墨⽆异,却未知所制之法。”到了清代,《古今图书集成》中 《述古书法纂》⼜载:“徽州⼈造⽩墨,其⾊如银,研讫与众墨⽆异。” 乾隆时期御书处墨作均彩墨制作。从乾隆四年的彩墨制作中或许能有⼀些了解。如“四年, 六⽉⼆⼗⼋⽇,太监⽑团⾼⽟交,彩⾦墨⼤⼩⼆⼗六锭,⽩⾊墨⼤⼩⼆⼗六锭,黄⾊墨⼤⼩⼆ ⼗六锭,绿⾊墨⼤⼩⼆⼗六锭,青⾊墨⼤⼩⼆⼗六锭,⿊⾊墨⼤⼩⼆⼗六锭,红⾊墨⼤⼩⼆⼗ 六锭,传旨着配有抽屉箱内,钦此。…..⼗⼀⽉初⼗⽇,⽩世秀将摆得七⾊墨⼀百⼋⼗⼆锭,交 太监⽑团胡世杰、⾼⽟呈览,奉旨着内廷讨箱⼦盛装钦此。……配得糊锦绫⾥紫檀⽊盘⼗件装 在洋漆箱内,上刻“天章宝露”签,随象⽛牌⼦⼀件持进交太监⽑团呈进讫。”从中可知,乾隆初 年彩墨制作形式的丰富多样。
程君房款癸卯解元墨,明,⾼7.2cm,宽3.1cm
©2022Baidu由百度智能云提供计算服务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