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徽墨传承人周健:忠于古法形于创新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3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徽墨传承人周健:忠于古法,形于创新

  他是徽墨制作技艺的新一代传承人,凭借着“忠于古法,形于创新”的发展理念,为老胡开文墨厂这一“老字号”圈粉无数,走上了转型发展的快车道,今天的2023“新时代安徽劳模风采”今天为您讲述《徽墨传承人周健:忠于古法,形于创新》的故事。

  “欢迎新进直播间的各位,我们看看做蕞普通墨的师傅怎么做的,大家可以看,这个墨泥先把它放到蒸锅里面,一根大团,掐成小团,一个一个的蒸,先把它蒸软......”

  6月27号上午9点不到,安徽省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研发部主任周健就准时出现在了抖音“歙县老胡开文”直播间里,伴随着制墨师傅的阵阵敲打声,开始介绍起徽墨的制作工序,并与粉丝互动。39岁的周健是徽墨制作技艺的新一代传承人,他说,他的爷爷周富荣是老胡开文墨厂的老制墨工人,父亲周美洪2007年被确定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他更是出生在徽墨厂,从小闻着墨香长大。

  水利工程专业毕业后的周健曾经在外工作了一段时间,2008年,因为当时的墨厂遭遇到了生产经营上的困难,他毅然决然放弃稳定的工作,回到墨厂,想帮着父亲周美洪带领墨厂走出困境。他说,做这个决定时也有过挣扎。

  “当然感觉枯燥无聊刚刚一开始的时候有,但是你慢慢沉进到这个行业里面来,感觉还是蛮有意思的。毕竟每一块墨通过你的设计,你的制作,然后你自己调的配方,然后给大家认可还是蛮有成就感的。”

  刚进入墨厂工作时,周健也是从蕞基层的岗位干起,他在刻模、制墨、晾墨和描金这四个车间,每个都工作学习超过了半年以上,再加上从小耳濡目染,使得他很快就对徽墨和歙砚的制作流程了如指掌。

  2017年,周健从父亲手中正式接手了墨厂的管理,定下“忠于古法,形于创新”的发展理念。如何让这门传统的非遗老手艺在电商经济浪潮中找到新的“出路”,成了他探索的目标。2016年周健在墨厂开展了徽墨研学计划,年轻工人被培养成讲解教师,接待全国大中小学生及亲子团。孩子们先学制墨理论再实操,还能将自己的作品带走留念。

  “我们就开始做研学,做研学做到19年的时候,发现研学蛮好,然后当年我们接待超过15万人。”

  然而到了2019年底,全球新冠疫情爆发,工厂的出口和内销全部停滞,研学游也无法继续开展。全厂一百多人的吃饭问题,总要想办法解决。周健说,那段时间他在家里看手机时,看到了很多的直播间,内容和形式都很多样,这让他又想到了尝试直播这一条路。

  于是周健立马在淘宝网依托老胡开文墨厂这个平台,开设了名为“李廷珪(ting gui)旗舰店”的直播间,经过一系列的准备后,一天晚上周健在家开始了头部次试播:

  “我记得蕞清楚那是头部天晚上做直播,一共5个人看,卖了1000块钱。一开始感觉大家还可以,但是后来感觉呢你卖墨和人家卖墨一样,没什么新意,涨粉很慢。后来想想我们干脆就到车间里去吧,大家可能都知道墨和砚台长什么样,但是很少有人知道一块墨和一块砚台到底是怎么做成的。我们就到车间,每个车间一个车间一个车间给大家过,这样子涨粉很快。”

  周建说,在淘宝直播拥有了稳定的粉丝群体后,他又将目光转向抖音平台,开设了“歙县老胡开文”抖音直播间,现在他们的直播间固定粉丝已经达到了10多万人,参与直播的工作人员也从蕞开始的他一个人,发展到了现在6个人的直播团队,今年618,他们的网上销售额更是达到了100多万元。

  直播平台的火爆,也让周健有了更多和客户直接交流的机会,这时他发现,原来有很多年轻人对徽墨、歙砚这些传统产品,和传统文化也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了更好的满足年轻人的消费需求,他决定要在产品研发和推陈出新上上下功夫:

  “可能我们以前是一个产品,可能做几十年甚至上百年,金不换从清代就开始做,做到现在还在做,年轻人不喜欢那就改,要重新改模具,重新设计,重新做包装。”

  周健还瞄准年轻人追求快节奏生活、没耐心磨墨的特点,在磨具上做文章,调整制作原料,让产品出墨速度缩短到五到十分钟。

  正是凭借着这种“忠于古法、形于创新”精神,周健获评黄山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2021年荣获安徽省“五一劳动奖章”,更是在2022年,被授予“安徽省劳动模范”称号。在谈到他所理解的劳模精神是什么时,周健说:

  “我们这边工厂里面很多老师傅就是一张桌子一张凳子就干了一辈子,他们虽然在一个岗位上(干着)看上去很简单一个事,但是他们能干到一辈子,这个是我们新的一代的年轻人应该要好好学习的,对一个行业的执着。”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宣城绩溪:用好选派干部 谱好乡村振兴曲

宣城绩溪:用好选派干部 谱好乡村振兴曲

  为深入贯彻选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要求,安徽省绩溪县突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围绕选派干部职责任务,创新教学形式,“四学并重”做好选派干部教育培训工作,帮助选派干部熟悉“三农”政策,掌握农村工作本领,全面提升驻村工作水平。   始终坚持把政治理论作为学习培训的重要内容,确保选派干部政治过硬。按照“干什么、学什么”“缺什么、补什么”,全覆盖开展选派干部集中轮训,脱贫...

宣城绩溪: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齐步”

宣城绩溪:疫情防控和农业生产“齐步”

  央广网绩溪3月22日消息(记者汪称 通讯员绩农)“基地疫情防控采取了哪些措施?”“目前,能繁母猪、商品肉猪各存栏有多少?”“饲料准备是否充分?”近日,绩溪县纪委监委派驻县农业农村水利局纪检监察组组长及机关纪委一行来到安徽省首批省级畜禽遗传资源保护单位——“绩溪黑猪”临溪基地,就统筹抓好疫情防控和春季农业生产相关工作开展实地督查。   为全面落实...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宣城绩溪:看“地球墨”,体验徽墨制作   1915年,首届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一款名为“地球墨”的徽墨,吸引了在场所有人的目光。在这场历史性的世界级盛会上,参赛国家多达31个,展品足有20多万件,这块徽墨何以脱颖而出,斩获博览会金奖,让世界为之赞叹?这块“地球墨”,直径仅12.2厘米,厚1.5厘米,然而在这局促的方寸之地上,匠人却雕出了整个世界。...

宣城绩溪:着眼生态宜居打造乡村振兴“靓名片”

宣城绩溪:着眼生态宜居打造乡村振兴“靓名片”

  央广网合肥1月24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绩农)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污水全部接入污水管网,村中老大难的乱堆乱放、残垣断壁、破败房屋也得到的彻底的整治,废旧的轮胎、菜坛用来绿化。”绩溪县上庄镇瑞川村的村支书朱伟亲眼见证了村里的发展和变迁。“美丽乡村省级中心村的十大建设任务让村庄的面貌大为改观。”   近年来,绩溪县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

宣城绩溪:立足监督首责护航“一改两为”

宣城绩溪:立足监督首责护航“一改两为”

  央广网宣城4月18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滕腾)“立足职责定位,充分发挥纪检监察机关监督保障执行、促进完善发展作用,在全县范围内扎实开展改工作作风为民办实事为企优环境(以下简称‘一改两为’)监督执纪工作,为群众排忧解难、为发展保驾护航。”近日,绩溪县结合实际印发《绩溪县贯彻落实省委实施意见》,并对“一改两为”工作进行再部署再推进再强调,持续推进省委有关作风建设工作部署在基层落地见...

宣城绩溪:筑牢乡村振兴“防护墙”

宣城绩溪:筑牢乡村振兴“防护墙”

  “大爷,您好!请问今年农业特色产业发展到户项目是否申请了?”“脱贫之后您还享受哪些政策?”近日,绩溪县纪委监委联合县乡村振兴局、县财政局,成立三个督查组对六个乡镇的部分乡村振兴工作开展“融入式”监督检查。   此次监督检查强化总体统筹、部门协作,重点聚焦巩固脱贫攻坚成果、落实农村低收入人口常态化帮扶机制和县乡村振兴指挥部摸排的问题整改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通过实地走...

宣城绩溪:绽放非遗之花传承魅力文化

宣城绩溪:绽放非遗之花传承魅力文化

  宣城绩溪:绽放非遗之花 传承魅力文化   在绩溪县“文化和自然遗产日” 展示展演活动上,绩溪县非遗项目——岭北狮舞参加活动,并圆满完成表演任务。   岭北狮舞团队一般有10人,其中表演4人,演奏6人,演出时有一定的表演程式和固定的锣鼓点,但形式上并不拘束,崇尚自由狂野,可以在广场上表演也可在农户家中演出,形...

宣城绩溪:编制完成“兰花草”型“一县一品”交旅融合规划

宣城绩溪:编制完成“兰花草”型“一县一品”交旅融合规划

  日前,中铁第五勘察设计院顺利完成了《绩溪县“兰花草”型交旅融合规划编制》,全面结合宣城市绩溪县交旅融合发展现状、市场潜力,提出了绩溪县交旅融合的发展目标、规划方案、重点任务和建设计划,统筹美丽公路与其他全域旅游要素的关系,可有效指导交旅融合发展建设,满足游人多样化需求,进一步释放“交通+旅游”融合发展活力。   绩溪县山清水秀,人文众多,文旅资源丰富,现有中国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