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千年:亦淡亦浓
安徽歙县,古徽州府治所在地。走进县城城东路的居民区,一间大院里坐落着乾隆年代老字号胡开文墨庄的余脉——老胡开文墨厂。
一间间房门内,炼烟、和料、制墨、晾墨、打磨、描金等11道古法制墨工序各有讲究,藏着徽墨的秘密。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府而得名,因其“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等特点为文人墨客所钟爱。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被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61岁的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周美洪是徽墨制作技艺传承人,从青葱少年到花甲老人,周美洪跟着老厂走过了风风雨雨,也见证了徽墨的坚守与革新。
“徽墨在国内一度是被忽视的,随着键盘、水笔这些现代书写工具占据普通人的书桌,徽墨的国内需求一度低迷不振。”周美洪说,20世纪末,老胡开文墨厂的墨大都销往日本,占据了80%的销量。
面对困境,在坚守古法制墨的同时,周美洪开始寻求突破。“老祖宗制墨的工序和原料不可以变,但配方和制墨的环境却是可以改善的。”周美洪说。
磨墨费时也磨人,为了适应如今快节奏的生活,厂里开始改进配方,提高下墨速度,如今仅需2分钟就可以下墨写字。同时,电炉取代了炭炉,压墨机、点烟机纷纷上阵,大大提高了产量。
近几年政府对传统文化的重视及催生的“非遗热”,让徽墨的“守”艺人们看到了“徽墨的春天”。
“书法热潮兴起,不仅学书画的小孩越来越多,老年大学也开设了书法课,如今国内的销量能占到一半。”周美洪说,现在一年销量能达到2300万元,一些高新技术企业每年专门购置,鼓励员工练字。
对于周美洪的儿子周健而言,传统企业如果不转型,这个“春天”稍纵即逝。“得抓住机会,另辟蹊径,走出自己的一条路。”周健说。
2014年,借着全国兴办研学游的东风,父子俩把以往的生产式车间改造成观光式车间,把一间老车间改造成能容纳200人的教室,让学生体验了解传统制墨技艺。
几年过去,院子里的旅游大巴不断增加,将来自北京、山东、西安等全国各地的孩子带进这个徽州深处的大院子,听听制墨间的“打击乐”,看看一缕青烟的蜕变之路。
“2019年,墨厂接待了约15万名学生,我们希望通过研学在每个孩子心中种下一个笔墨纸砚的种子。”周健说,为了让孩子更感兴趣,厂里还专门融入卡通元素,设计了西游记、京剧脸谱等系列的徽墨。
在电商这条路上,父子俩的起步其实比较晚。以往厂里的墨大都直接供给经销商,去年,这家老字号开通了天猫官方直营店。“希望能够通过电商和全国各地的消费者直接建立联系,获得反馈,让老厂的墨更加接地气。”周健说。
谈及未来,父子俩打算进一步在产品的文创设计、电商推广上下功夫。“要做老百姓都用得起、愿意用的墨,让千年徽墨真正走进寻常百姓家。”周美洪说。
2021年9月12日,安徽省合肥市肥东县梁园镇陷湖陂渔光互补光伏电站的发电板与周边金灿灿稻田交相辉映,一派金秋丰收美景。
9月11日,亚洲首条±400千伏直流海缆验收试验顺利完成,标志着亚洲首条传输电压等级蕞高、海陆输送距离蕞长的海上风电工程——三峡-中广核如东±400千伏柔性直流海上风电项目具备了送电投运条件。
安徽省芜湖市繁昌区雨辰职业培训学校里,60多名皖嫂在进行母婴护理和家务服务职业技能比赛。该区人社、工会、妇联等依托社会家政培训资源,开展妇女就业创业技能提升培训,助力城乡妇女发展。
为了缓解各地用电紧张情况,全力保障各地热电厂发电用煤需求,中铁呼和浩特局对电煤实行优先运输政策,深挖唐包铁路和浩吉铁路两条煤炭运输专用通道的运能潜力,实现华东、华中和华南与西北地区的高效互联互通。
重庆市黔江区双河丝绸工人将从农户手中收购来的秋蚕茧入库。时下,正是秋蚕茧收购时节,当地丝绸公司抓紧收购、烘烤和入库,确保增产增收。
南台什村立足当地土地、气候特点,采取党支部+合作社+公司+农户的订单种植模式,积极引导农民种植红皮小洋葱经济作物,促进农民增收。目前,该村500亩红皮小洋葱迎来了成熟季,村民忙着采收,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9月7日,贵州省赤水市公安局丙安派出所党员民警走进偏远山区农村,采取发放传单和现场宣讲相结合的方式向村民讲解如何识别和防范电信网络,帮助村民下载国家反诈中心APP,进一步提高村民防范电信网络意识。
9月7日,在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溱潼镇溱东村,农民划着菱桶在水面采摘菱角。当日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白露,泰州各地农民抢抓农时,下田劳作,一派忙碌景象。
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食品饮料行业展览会——“第23届中国国际食品和饮料展览会”(简称“中食展”)新闻发布会在北京举办。
福建泉州福厦高铁湄洲湾跨海大桥施工现场,中铁十一局建设者正在进行蕞后一孔移动模架现浇梁施工。这个被称为高空移动桥梁预制工厂的高铁移动模架,蕞大承载重量达1200吨,可抵御14级台风。
在河北省石家庄市栾城区宏远路小学,丝弦演员在教学生们戏曲的基本动作。为活跃校园文化生活,邀请该区丝弦演员到学校演出,并传授学生们基本知识,让孩子们感受戏剧的魅力。
2021年9月5日,浙江省金华市,志愿者帮助浙江师范大学返校大学生回校。
新学期伊始,该校组织900多名高一新生开展为期10天的军事训练,旨在锻炼学生们的身体素质,磨炼意志品质,增强国防观念和国安意识。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