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墨墨香浸千年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明代汤显祖笔下的徽州,是文人的徽州,这里不止有天下无双的黄山,还有那些散落在黄山脚下的古老村落,和那些发生在古老村落的故事。今天,我们就说一说徽墨的故事。
唐末安史之乱,河北墨工奚超为避乱而南迁。路经徽州时,见松林茂密、溪水清澈,便决定安居下来,潜心制墨。十年潜心,博采众长而融之,他制出“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奚墨。
“拈来轻,嗅来馨,磨来清”,是说奚墨材质绝妙:入手轻盈,香彻肌骨,滓不留砚。“坚如玉、研无声”,是说奚墨易于收藏保存:坚实耐用,研墨时细润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是说奚墨写文作画经久不褪:落纸如漆,能传承万年不褪色。
南唐后主李煜偶得奚墨,啧啧称赞不已:“人间竟有如此珍品。”立赐奚超国姓李作为奖赏。从此,徽州李墨便名扬天下,有“黄金易得,李墨难求”之誉。遂有大批工匠奔赴徽州,学习李墨之法。徽州从此成为全国制墨中心,“徽墨”也逐渐闻名于天下。
一方小小徽墨,从此成为中国文人的心头之好。大文豪苏轼,诗词书画无所不精,偶用徽墨后,从此非它不作诗词。贬谪海南时,童心大发,竟想仿制徽墨,结果徽墨没仿成,还烧掉了房子。
或将松枝放窑里烧,烧完提取烟灰。
并非越多越好,需有恰到好处的比例,
与今融合,千古传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