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丨墨除了能写善画还是一味中药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原标题:揭秘丨墨除了能写善画 还是一味中药
墨,作为中国传统的书写工具之一,发明要晚于笔,与笔、纸、砚并称为文房四宝。现代人一提到书法,会想到墨宝、墨韵、墨香等雅致词汇,但很少有人知道墨还是一味中药。
在古代,为了使墨的气味芳香、光色紫润、质地细密、入纸不晕,制墨师在制墨配方中加入了很多名贵中药,除了墨香四溢,墨还有药效。
据史料记载,以墨入药始于三国时期,至南唐时,墨药兴起。蕞早把墨录入药方的是晋代医家葛洪,他在《肘后备急方》里载有“姜墨丸”,可治疗痢疾。
在民间,也有“墨到病除”的故事流传。相传,在古代易州(今河北境内)有位秀才,因夜读日久,得了鼻衄之症,即鼻出血。有一天深夜,鼻衄又发作了,无药应急,忙用棉花絮蘸上墨汁塞鼻,没想到,一会儿,鼻出血竟止住了。从此,他见别人鼻衄之症,便也用此法施治,每每获效。
南唐的徽墨是中国制墨的一个高峰,当时制墨大家在墨中加入了冰片、珍珠粉等药材,具有清热止血、镇惊祛痛的功能,成为宫廷内院、官宦人家和文人学士竞相购买的佳品。《普济方》中载有“温酒服好墨二钱治疗胞衣不出、痛引腰脊”的方法。
明清时期,药墨在民间流行更广,当时的商人即使不通文墨,外出时身边也会带有墨锭,以备急用。明代《本草纲目》记载:“墨气味辛温无毒,主治止血,生肌肤。”
清代被尊称为“墨药华佗”的胡开文研制出上品药墨,在上等墨中加入了十多种名贵中药,具有清热解毒、止血止痛的功效,对皮炎、湿疹、顽癣等症有很好的疗效。因为其选材珍贵,疗效卓著而名声显赫,后由红顶商人胡雪岩力荐进贡,成为御药,治好了不少皇亲国戚的皮肤顽疾。
当然,不是所有的墨都能入药。墨大致分为松烟墨和油烟墨两种:前者来自于松木燃烧收集的烟尘、后者来自于动植物油脂燃烧所产生的烟尘。宋代寇宗奭《本草衍义》中载有:“墨,松之烟也。也有以粟草伪为者不可用,须松烟墨方可入药,然惟远烟为佳。”指出了入药之墨必须是松烟墨,油烟墨不可入药。
现在的墨多为黑色颜料和入胶汁制成,和古代墨的成分有了很大的不同。目前,除徽州生产的京香墨等个别品种外,大多数已经没有药用价值。
★来源:厦门卫视《两岸秘密档案》栏目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