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民晚报 数字报纸
《走进世博会——世博会知识150问》里,有一个有关“地球墨”的问题:“在世博会上获得金奖的‘地球墨’何以得名?”
“地球墨”是民国初年,安徽徽州休城(休宁)胡开文第六代店主胡洪椿(1893—1961)时生产的。1910年十八岁的胡洪椿接手请人代管理的休城胡开文,以年轻人对外来事物强烈的吸收能力创制了“地球墨”,并获得在南京举行的南洋劝业会的优等奖状。1915年正值胡开文墨业创业150周年,胡洪椿聘请著名墨模雕刻师刘体泉,高级墨工曹观录参照民国初年出版的世界两半球图及当时的地球仪,仿制成后来参展于美国旧金山“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的“地球墨”。该墨是油烟墨,通体饰金,呈厚厚的扁圆状,中部略凸,厚约1.3厘米,边缘略薄,厚度仅1厘米,稳重厚实又不失圆形球状。该墨的重量是365克,直径12.2厘米。墨的款式设计大胆,别具一格,造形构思新颖是收藏的佳品。该墨也因其形似地球,并按当时的世界两半球图及地球仪设计,故曰:“地球墨”。
“地球墨”的两面分别是东半球和西半球图,墨面绘有清晰的经线和纬线,并标有“亚细亚”(亚洲)、“欧罗巴”(欧洲)、“亚非利加”(非洲)、“亚美利加”(北美洲)、“南亚美利加”(南美洲)、“大洋洲”等六大洲(没有南极洲)以及太平洋、大西洋、印度洋、北冰洋、南冰洋(标在南极洲附近)等五大洋以及一些知名国家的国名。
1915年,“地球墨”被选为中国代表队的作品,在美国旧金山举办的“巴拿马—太平洋”万国博览会上展览,并荣获金奖,为中国人争得了荣誉。这枚“地球墨”代表着中国制墨史上崭新的一页,也是见证中国走向世界以及与世博会渊源关系的珍贵文物。1986年,应日本泛亚细亚文化中心之邀,安徽省博物馆在日本举办“中国胡开文古墨展”。“地球墨”随之东渡日本展出,引起了日本友人的注意和兴趣,被誉为真正的“中国瑰宝”。
创制“地球墨”的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是安徽绩溪上庄的胡天注(1742—1808),与国学大师胡适同宗共祖,比胡适长五辈。上庄的行辈按:天(胡天注)、德、锡、贞、祥,洪(胡适)、恩、毓、善、良排行。
1765年二十四岁的胡天注在徽州休宁创立胡开文墨店,1775年胡天注又承顶了初租的屯溪采章墨店,并将其更名为胡开文墨庄(屯溪店)。自贞字辈以后,胡天注的后裔又在全国各地开设了数十家胡开文,不过以“记”字区别,各负其责。1852年,胡天注的六子懋德孙胡贞一(1829—1899)在芜湖开设“胡开文沅记”,以后又先后在九江增设“胡开文亨记”、在两江总督府所在地南京增设“胡开文利记”,在湖广总督府所在地武汉(汉口)增设“胡开文贞记”,在安徽省会安庆增设“胡开文立记”,在芜湖下长街陡门巷再设“胡开文源记”。
1900年左右,胡天注的八子硕德曾孙胡祥钧(1871—1938)在上海河南路471号开设广户氏胡开文总店,设制墨工场于闸北南山路口,即现在的上海墨厂所在地。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