歙县徽城镇:文化“四气”赋能激发乡村振兴新活力
文化振兴始终贯穿于乡村振兴的全过程,是乡村振兴的根和魂。歙县徽城镇高度重视文化振兴“软实力”作用,始终坚持以群众为本,以乡村为基,立足本土文化资源优势,大力组织、支持、鼓励、创新各类乡村文化活动和事业发展,为乡村振兴凝心聚力,赋能铸魂。
夯实文化阵地强底气。坚持把夯实文化阵地作为公共文化服务的重要载体,持续完善镇、村两级文化服务中心功能建设,依托全镇24个新时代实践所(站),将文明大讲堂、农家书屋、老年学堂打造为民服务文化活动空间,创新学习方式,定期开展各类宣讲、座谈、阅读等文体活动,为乡村精神文明生活打造振兴提质的“加油站”。同时,结合送戏下乡、法治宣传、反电诈等志愿服务活动,让更多群众在家门口享受到新时代文明发展成果,让基层公共文化服务触手可及。
推深理论宣传接地气。着力加强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的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以“水墨南屏”“融创古关”等一批特色党建品牌为引领,结合日常重点工作,通过“红色议事厅”“小板凳”课堂、大喇叭宣讲、乡村“名嘴”等方式,深入农户村落,将党的好政策、徽州好文化送进千家万户。持续开展“党建引领信用村”“好婆婆”“好媳妇”“美丽庭院”等评选活动,利用文化墙和信用超市等多种形式,把文明乡风根植于村民生产生活各方面。
传承优秀文化凝人气。深入挖掘当地文化资源,创新活动形式。以“大地艺术季”为契机,鼓励当地群众与外来游客积极参与进文化学习与创作中。以“一山一水一城”为纽带,融合“徽墨砚”“编渔灯”“斩尾龙”等多种优秀传统文化,不断激发基层群众文化创造活力;结合元宵节、清明节等重要时间节点,大力推进移风易俗,广泛发动村民参与,不断提升基层群众的传承优秀文化自觉***和凝聚力,为文化振兴注入源头活水。
做好文旅融创聚财气。坚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动农文旅深度融合发展。以“五微”行动为契机,着力打造问政村落景区,积极破瓶颈、找出路,对接第三方公司市场化运作,协同解决规划布局、基础设施、品牌培育、宣传推广等各类问题。结合美丽乡村建设,不断突破固有模式,持续巩固南屏村97亩茶园“六统一”管理成果,打造茶园旅游节点;以新安江畔、皖浙一号线风景道为依托,加快民宿品牌塑造与资源整合,持续带动群众创收增收。(陈熹)
屯溪区:精雕绿化“微景观” 扮靓城市“风景线”
徽州区扎实推进就业见习民生工程
休宁县:项目建设“春潮涌动” 劲头足
黟县擦亮“小微权力”监督探头 助推乡村振兴
黟县宏村镇:深耕乡村“复兴少年宫” 点亮少年多彩梦
徽州区开展“助农采茶行”主题党日活动
中国安徽在线网站(中安在线)版权所有 未经允许 请勿复制或镜像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2009-2010年度全省广告发布诚信单位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