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坚持“生态立县” 大力发展生态产业
近年来,绩溪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展现出一幅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画卷。
近年来,绩溪县坚持“生态立县”战略,大力发展生态工业、生态农业、生态旅游三大产业,变生态效益为经济效益,化生态优势为经济优势,初步探索出一条经济发展与生态系统良性循环的可持续发展之路,展现出一幅和谐发展的绿色产业画卷。 绿线为底,工业洼地升级蜕变。 绩溪县委、县政府始终坚持“工业强县,环保为先”的发展理念,紧紧抓住“节能减排、循环经济、污染防治”三大重点,大力发展生态工业。变招商引资为招商选资,严把建设项目准入关,严禁引进高耗能、重污染、破坏生态环境项目。近两年先后否决了“两高一资”项目30余个、计划投资总额达20多亿元,又陆续关停了黄山水泥厂、源溪酿酒厂等一批污染大、产能落后企业。与此同时,着力提高污染防治水平,新建污染治理设施100多台套,大力推进清洁生产工艺和ISO4000环境管理认证,县城市污水处理厂、龙川丝业、花神丝绸、黄山恒久链等27家企业全部安装了在线家重点污染企业全部实现稳定达标排放。今年1-11月份,该县共投入资金21亿多元,对172户企业进行技术改造和升级,推进了循环经济、低碳经济的发展,降低了能耗、物耗,减少了废水、废气、废渣排放,促进了工业经济与污染减排的良性发展。 该县按照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大力培育新兴能源产业要求,着力发展低碳经济和无烟工业,总投资82亿元的抽水蓄能电站项目顺利启动。新上项目一律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和环保“三同时”制度。生态工业园区和乡镇工业集聚区布局规划、厂址选择、生态影响评价都符合生态保护要求。同时,积极引进和培育科技型、环保型企业,全县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 绩溪县委、县政府提出集约经营、提升产业循环发展的要求,工业园区从以“快”为主向以“优”为先转变,从粗放型向品质和效益型转变,从单纯的经济效益向社会、环境责任并重转变,确立了走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生态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战略。 绿色优先,传统农业华丽转身。绩溪充分利用优越的地理位置、独特的气候条件和丰富的生态资源,把发展无公害农产品和绿色、有机食品作为农业结构调整的突破口和主攻方向,大力推进生态农业的“品种特色化、规模基地化、生产标准化、经营产业化、投入科学化”,提高农副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有力地推动了生态农业发展。 该县制定《绿色产业发展中长期规划》,大力实施农业生态保护工程,推进绿色农产品基地建设。目前,该县已经形成山核桃、茶叶、蜂蜜、山笋四大绿色产业群,建立了有机大米等绿色产业示范基地。茶叶通过无公害产地认证,“金山时雨”茶获国家农产品地理标志认证,“绩溪黑猪”成为皖南黑猪系列入国家地方品种保护目录,“山里佬”山核桃、“徽岭山居”吊瓜籽获首届省十佳特产。农业资源得到合理开发,生态潜力得到适度挖掘,国家生态县品牌日益凸现。如今,该县有20个产品通过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认证。全县农业产业化主导产业基地发展到30多万亩,建立国家级农业标准化示范区1个,省级农业科技示范园区1个;全县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到52家,其中省级农业龙头企业10家;“一村一品”专业村达到20个。 绿意盎然,生态旅游如日东升。绩溪拥有以龙川、太极湖村、障山大峡谷等为主体景区的国家4A级景区3个、3A级景区3个,极具旅游开发潜力。此外,绩溪地处徽文化的核心区,是“徽菜、徽墨、徽剧”的重要发源地,自古以来“邑小士多”,名人辈出。深厚的人文和历史底蕴,为绩溪优美的自然风景加上“点睛之笔”。 绩溪县委、县政府坚持“青山绿水、徽风古韵”的指导思想,把发展以旅游业为龙头的第三产业作为实现县域经济跨越式发展的重头戏来抓,把生态资源作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头部优势和拳头品牌,大力实施生态文化旅游工程,致力将绩溪打造成长三角的后花园。该县科学编制了多项旅游规划,多次赴浙江、江苏、山东等地举办旅游推介会,龙川景区积极申报国家5A级旅游风景区,加快小九华、龙溪、江南头部关等景区旅游项目建设,开展优秀旅游乡镇创建工作,农家乐经营户发展到100家,挖掘、整理旅游文化非遗项目12大类共299项,成功举办“美食文化节”、“油菜花旅游节”和“安苗节”等,充分整合历史人文、生态景观资源,有效地促进了旅游资源的保护、开发,形成了更有魅力、别具一格的旅游特色,打造出内涵丰富、优势明显的旅游品牌。 近年来,绩溪不断加大对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截至目前,全县已累计开发景点景区14个,精心编制了总投资达20.6亿元的旅游项目13个。同时,将生态观念融入旅游资源的保护与建设,对暂不具备开发条件的景点先行保护起来,严禁在景区乱搭乱建、乱排乱倒,防止水体富营养化、自然风景人工化、风景名胜城镇化。积极倡导“绿色消费”,提倡与自然友好、与环境协调的旅游活动方式,注重对管理者生态责任和生态良知的鞭策开发,对旅游者生态道德教育和环境意识培育。 目前,绩溪生态旅游得到迅猛发展,乡村旅游、民俗旅游、文化旅游、农家乐休闲旅游齐头并进。今年1-11月份,旅游接待人数达151万人次,同比增长32%;旅游综合收入4.68亿元,同比增长30%,提前超额完成全年计划。全县旅游与生态环境承载力实现了双适应,双和谐,双发展。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