绩溪长安镇:村集体经济“百花齐放”促发展
央广网宣城11月2日消息(记者徐秋韵 通讯员章佳雯)绩溪县长安镇结合村级资源禀赋,因地制宜、因村施策,探索出多种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模式,拓宽群众增收致富新业态。
产业带动模式。发挥现有的农业产业优势,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大谷村浩寨村梧川村小香薯、马道村菊花产业等多项“长安名片”已初具规模,通过与“鲜来厚道”电商平台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提升产品竞争力、打通信息流,让长安镇更多的农产品通过网络销售平台走出去,探索出一条电商助力、增收致富的好路子。
“筑巢引凤”模式。大源村香菇棒房建设项目,利用财政扶持资金新建食用菌棒房存放车间2200平方;生产车间750平方,采购专用设备10台,吸引专业人才进行合作管理,通过用工、订单收购等利益联结机制使综合收益率达8%以上。在解决周边群众就业务工难题的同时,更让村集体有了一份长久稳定的收入。
村村联建、村企合作模式。整合项目资金,发挥蕞大效能,实现“1+12”的效果。长安镇将4个出列村的财政扶持资金进行整合,构建安装4条中药材生产线及相关设施,出租给绩溪县新德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获得资产收益分红。采取“村集体+龙头企业”合作方式,下五都村新建冷链、烘干生产线项目,由徽和天下有限公司负责经营管理,采取收益保底分配的方式,签订10年合约,每年给予5万元的集体经济收益,合作结束后,资产归属集体经济组织所有。
“文旅融合”模式。梧川将利用闲置资源,通过申报村级集体经济扶持项目资金进行改造,实现资源整合,变废为宝。新建配套军事体验设施,与大会山旅游公司合作经营,利用梧川村特有的红色旅游资源优势,进一步提升游客体验感,带动旅游产业深度发展,给村集体经济发展提供后劲支撑。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