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老胡开文墨厂-新闻中心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5

  什么墨是好墨,对我们使用者而言,着眼点主要在墨的性价比上,即墨的卖价。没有人皆可循的标准,称自己手的就是好墨。而不同的人,好墨的标准也是不一样的。

  黄宾虹在棉料上画山水,碳黑墨锭也照用不误,估计他用什么墨都好。齐白石也有自己的标准,南方5年,北方10年是他好墨的标准。而李可染非用佳墨不可。

  对于收藏者,则着眼于文化,同时遵循古董行和博物馆的标准。两者虽有不同,但大致是可以统一的。

  书法创作者,好墨的标准首先是墨的黑度。

  按照传统书法标准,就是说如果您想写出与古人匹敌的作品,新墨和墨汁几乎都不能用,您就不能不讲究用旧墨。一般说,从墨色效果来看,时间在二十年以上的新墨为好,也有例外者,住在南方潮湿环境的,可能十年的墨就很好了。而皇家墨更加奇特,保存几百年也不下新墨,这从分子化学上似乎说不通,专家都很纳闷。

  中国墨锭生产厂家众多,我们通常会拿不同厂家的墨锭进行对比,通常的标准就是墨的黑度!例如,人们常说上墨铁斋翁101和屯胡的唐墨相当,首先就是通过墨的黑度来对比的,简单直观。上墨铁斋翁101和屯胡的唐墨,或许可以作为上墨和徽墨对比的参照系,大家可以讨论。 其次是墨的表现力,这主是对绘画而言的,能黑能淡,黑则乌黑泛紫光,淡则甜美如小白菜(引用墨友语),还有覆盖时的层次感,扩散性能等等,这方面大家的体会和资料都很多,不再赘述。 第三点就是用胶。不喜欢重胶是共性。但是前几年又走到另一个极端,一味追求轻胶。轻胶易下墨,但是墨锭易断裂,是否能长期保存还有待时间的检验。日本人对胶的理解是少用重胶。其中有什么区别,大家可以研究。本人前几年买的绩溪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苍佩室宝墨》,用时就折断一锭,另有一锭开裂。

  说到绩溪胡开文,不得不说一下厦门的陈胜凯老师,又称三墨,他擅长行书,而且是快书。大概在03年他写了篇文章《三墨说墨》,流传很广。 《三墨说墨》中说:清四大制墨家之一胡开文的故乡——绩溪胡开文墨厂经数年苦心研究终于成功研制出更新换代产品——超细纯桐油烟墨。待购回一试,发墨如油,其光可鉴,芳香泽人,叩之如金玉之声,尽得古人真传!心中喜不自禁,遂奔走相告诸友,恨不分之而后快。古人云:独乐乐不如众乐乐,此言善矣。笔者更因此得以深识年轻的汪爱军厂长,为其振奋墨宝而欢呼雀跃!墨之兴,民族之兴也! 三墨赞赏此墨和他的书写习惯有关,他擅长快书,而轻胶墨锭刚好是他的首选! 从实用性来讲。在徽墨中,本人观点屯胡的墨的黑度耐磨性蕞好,缺点是下墨相对慢些,特别是放了十年以上的超细系列唐墨、荣宝斋定制等。如屯胡墨的用胶和冯墨用胶折中一下,必定是好墨。 纯油烟墨新墨往往不黑,甚至有些发灰,日本人80年代在安徽定制的纯油烟,在当时看似乎不是什么好墨,但到今天,都成了好墨。质地优良的纯油烟墨,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增加而逐渐变黑。所以用墨之人,对待新墨要如对待女友,有万般的耐心才是。 先写这些。后面的大家写。

  紫桐油,纯桐油,纯胡麻油,纯菜油,丹青有主,风月无边,紫玉光[中书网定版],四老图,曹素功,这几种都是极好的墨。配方与效果也不尽相同,我都用过的。 黄巍辉 周美洪(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有做墨,有修墨,有晾墨,有描金等11道工序。在整个做墨过程中,所有的工艺和所有的做法都是跟以前做墨一样的,但现在做墨用的工具,比以前先进了。 徽墨要在烟熏,火烤和捶打中才能诞生,徽墨的制作离不开墨模,墨模集中体现了书法、绘画、金石、雕刻的艺术水平,形制与款式花样翻新,甚至延请书画名家参与设计。徽墨的配方除了油烟与胶,往往还加入熊胆、麝香、桂皮、丹参等多味名贵中药。高雅的翰墨馨香,其实就来自这些名贵中药。因此,徽墨可以治病并非虚妄之说。

  周美洪(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的出名,与这里的原料有关,与当地加工的配方有关,与当地的名气有关。墨有八宝五胆,猪、 熊胆、蛇胆,宝里面有冰片、梅片、三七、麝香,还有金箔,墨就不褪色,或者说它有亮度,其实就是这些中草药和这些添加剂起了作用。这种墨画在这画上就是一点如漆,万载成真,比如讲,这个画贴到柱子上,这个纸没有了,这个墨还存在,就是叫一点如漆。所以徽墨的特点就是,比用其他的东西写在纸上,一个,永久不褪色;二,一个是装裱的时候,它层次马上就显出来。

  周美洪(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在整个徽墨史上,南唐、北宋、明、 清朝都出过不少制墨家,胡开文是乾隆42年的时候,他就开始做墨了,全国各地开了不少店。到民国的时候,歙县,就是徽州府,也就建成了四家小作坊。那么54年、55年的时候,四家小作坊合并起来一家工厂,我们就叫安徽省歙县老胡开文墨厂。那么现在呢,我们厂一年要生产40吨墨,1979年以前,一年只生产10吨墨,那么墨生产蕞好的时候,就是文革那时候,就是写大字报那时候是蕞多的。但原来这墨的生产全部都是销到日本,那么这些年来也就改变了,就国内一, 国外一半了。 徽墨之所以历久不衰,主要是歙县具备异常优越的制墨条件。黄山松用以炼烟,世无匹敌,徽州水吸以好胶,能发翰墨之香。历代墨工精益求精,不断推陈出新,加之徽州文风昌盛,徽商遍布全国,徽墨的生产规模和名气也就与日俱增。歙县老胡开文墨厂,是目前中国仅存的三家国营墨厂之一,生产工序大多维持了手工制作的老工艺。

  周美洪(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传统的制墨程序,有配料,有做墨,有修墨,有晾墨,有描金等11道工序。在整个做墨过程中,所有的工艺和所有的做法都是跟以前做墨一样的,但现在做墨用的工具,比以前先进了。 徽墨要在烟熏,火烤和捶打中才能诞生,徽墨的制作离不开墨模,墨模集中体现了书法、绘画、金石、雕刻的艺术水平,形制与款式花样翻新,甚至延请书画名家参与设计。徽墨的配方除了油烟与胶,往往还加入熊胆、麝香、桂皮、丹参等多味名贵中药。高雅的翰墨馨香,其实就来自这些名贵中药。因此,徽墨可以治病并非虚妄之说。

  周美洪(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徽墨的出名,与这里的原料有关,与当地加工的配方有关,与当地的名气有关。墨有八宝五胆,猪、 熊胆、蛇胆,宝里面有冰片、梅片、三七、麝香,还有金箔,墨就不褪色,或者说它有亮度,其实就是这些中草药和这些添加剂起了作用。这种墨画在这画上就是一点如漆,万载成真,比如讲,这个画贴到柱子上,这个纸没有了,这个墨还存在,就是叫一点如漆。所以徽墨的特点就是,比用其他的东西写在纸上,一个,永久不褪色;二,一个是装裱的时候,它层次马上就显出来。 将调好的墨泥放在墨墩上,用6磅大锤翻打数百上千次是制墨工序中的武活。翻打次数越多,墨的品味就越高档。这道工序因为是力气活,即使寒冬腊月,墨工也是汗流浃背。

  墨厂职工:你捶的次数越多,它的内在结构,内在质量就会有一定的保证。墨号称是轻胶十万捶,主要就是捶的功夫,它可以保证你墨的内在质量。

  墨厂职工:对,墨的内在结构就越细。对于书法写的效果特别好。

  李宗瑶:能保证它颗粒细。 墨厂职工:对。

  接下来还要经过成型、晾墨、锉边、填金几道工序,有一首诗这样赞美徽墨一丸佳制有余馨,歙墨从来举世尊,冰麝龙涎皆不贵,杵工汗滴是真魂。墨色的细润还要靠正确的研墨方法,研墨要用清水,好墨研时细润无声,差墨研时声音粗糙。墨汁的颜色以紫光为好,黑光次之。自唐代以来,画家推崇水墨素有水墨胜处色无功之说,这与徽墨的墨色微妙有很大的关系。

  墨厂职工2:磨的时候要轻,按下去的时候稍微重一点。过去有一种说法叫磨墨如病,好像生病的样子,其实它不是生病,为什么呢?它太快了打滑,磨不下来。另外呢,它在磨的过程当中,一幅作品呀,他在构思那么墨磨浓了,他构思也就完成了。 徽墨生产一直都是在各家的激烈竞争中生存发展的,所以各家都把祖传配方视若生命,即使像老胡开文墨厂这样的国营企业,配方也分别掌握在八家老墨工手上,而且配方属于私人所有,传子孙而不传外人。

  周美洪(歙县老胡开文墨厂厂长):墨的配方,以前都是一种家族性形成的,一千多年来,一直没有失传到外面。那么我们这个厂呢,1957 年公私合营以后,合作的人每家都掌握一部分墨的技术,或者是一家有几个人掌握,那么凑起来的,是一个完美的质量比较好的墨的配方。它这个配方只能是传给子女,不传给别人,如果墨的这个配方继续这样保持下去呢,说不定哪一天要失传。 王鲁湘:必须是每一个合到一起,才能把这个配方完整地组合起来。那么这当然是冒很大风险的,如果一旦有一个,掌握这个秘方的人夭亡了,或者遭遇到不幸,那么这个配方中缺了一样东西以后,这个墨(的配方)就不完整了。像这种情况应该说,我们中国古代社会很多很多的所谓秘集秘方其实就是这么失传的,那么徽墨会不会面临这样的境遇?很难说。

  徽墨给中国书画艺术渲染了一层翠色冷光的文化品性,仅仅为此,每一个中国人都会惦记她。

  版权所有:歙县老胡开文墨业有限公司 皖ICP备11017990号-1

  地址:安徽歙县城东路19号 电话 传真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一是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5年近期、10年中期和15年远期目标和保护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二是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坚持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同时,选择徽菜、徽剧、徽墨等特色鲜明、价值颇高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   三是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抓住建设绩溪博物馆的契机,开...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创建上,甘当黄山“配角”,勇当宣城“主角”,争当全国“名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已跻身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顺利通过省旅游强县专家评审。   启动全域旅游创建。2015年10月该县启动“双创”工作,对照标准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旅游强县。该县成功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华阳等4个乡镇被评为全省新一轮优秀...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宣城新闻网讯 近日,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结束,绩溪县申报的传统舞蹈手龙舞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这是继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荣膺首批国家级名录之后,绩溪第2个入选的项目。   民间儿童舞蹈《手龙舞》为广场、舞台演出的群舞,其形式活泼、生动,场面大,充满神气与生机,所蕴含的徽文化韵味极浓,寄托着徽州人望子成龙早成大器的美好愿望。...

绩溪县上庄承文堂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承文堂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承文堂胡开文墨厂办公室地址位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宣城市,宣城 上庄镇瑞川阁(邮编:245322),于1986-01-08 在宣城工商局注册成立,工厂已经工厂发展壮大的37年,愿与社会各界同仁携手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继续为新老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我工厂主要经营徽墨、砚台制造,在职员工有30人,,我工厂与多家宣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了...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介绍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坐落于徽墨大师胡开文及大文豪胡适的家乡——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上庄镇萃集胡开文制墨高手,传承着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素有:“天下墨业在绩溪,制墨高手数上庄”之美誉。 1979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胡开文弟子响应国家号召,为传承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1981年上庄在外的老墨师们纷纷返乡创业,首任厂长胡昆及现任厂长胡嘉明等11人整合上庄当地制作...

绩溪县上庄镇:贫困户爱心传递回馈社会

绩溪县上庄镇:贫困户爱心传递回馈社会

  中安在线 来源:中安在线日中午,一辆农用三轮车驶进瑞川村村部院内,下来一个老人。瑞川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热情地接待这位老人,老人是本村花楼组的贫困户程兴汉,见老人情绪激动,微颤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便上前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老人说“我是来捐款的,蕞近看电视报道武汉的疫情那么严重,好多人得了病,真的好担忧啊!老话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己老了,没什么能力,我就想来捐几百块钱,也是我...

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介绍-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产美食

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介绍-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产美食

  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发生一起重大刑   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   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   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发生一起重大刑   仙游县枫亭镇和平村一超市发生一起命案三死   江津区农委召开汛期涉农安全工作会   区农委认...

绩溪县为什么被称为“名人故里”?有什么典故?

绩溪县为什么被称为“名人故里”?有什么典故?

  绩溪邑小士多,东南邹鲁,代有闻人。“绩溪三胡”便是杰出的代表,世界著名学者、新文化运动领袖之一胡适、红顶商人胡雪岩、明朝抗倭名将胡宗宪名垂千古。北宋名臣胡舜陟、抗美援朝特等功臣许家朋、近代教育家胡晋接、工程院士章基嘉、“湖畔诗人” 汪静之等一大批仁人志士青史流芳。   胡适(1891.12.17—1962.2.24)安徽绩溪上庄村人。现代著名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