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开文“地球墨”与世界博览会
“地球墨”,是“徽墨”中一朵绚丽的奇葩,它出自古徽州(现安徽黄山市)“胡开文”墨店创始人胡天注的儿子胡余德之手。
“徽墨”因产于古徽州而得名,是我国驰名中外的“文房四宝”之一。其“丰肌腻理,砥纸不胶;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香彻肌骨,渣不留砚”,深受文人墨客的推崇和青睐。1910年和1915年,“地球墨”分别获得“南洋劝业会”优等奖状和“巴拿马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它是中国曾走向世界,首次步入“世博会”的见证物之一。
“地球墨”荣获“万国博览会”金质奖章后,民国初年徽州休宁“胡开文”墨店著名刻工刘体泉、曹观禄以原墨模加刻一圈英文边款,重制了纪念墨。该“地球墨”厚实,呈扁圆形,类似地球仪,通体漱金填彩,直径12.5厘米,厚1.5厘米,重365克。墨的两面有清晰的经、纬线度数,分别代表东、西两半球。上下两端为北极和南极。世界七大洲、四大洋在墨面上历历在目。世界各国的位置以及用中文标注的各国名称清晰可见。在亚洲中国地域处,刻有“安徽省”三个中文正楷字,寓意“徽墨”出自亚洲的中国安徽。墨边款译文为:“荣获1915年美国巴拿马博览会优等奖纪念、中国安徽休宁胡开文墨店制”字样。“地球墨”构思之精巧,雕模之精湛,制作之精美,是“徽墨”制墨史上不可多得的珍品。
时过境迁,头部届世博会举办至今,已经历了150多年的历史。中国人曾将世博会视为“赛奇会”、“炫奇会”,对世博会的举办认为是西方人“奇技***巧”的沉痛历史已成过去。从1851年中国人初识世博会,到观望者、尝试者、参与者,再到主办者,中国经历了不平凡的沧桑变换。“世博会”也首次落户中国主办,到2010年,中国的上海定会向世人展现一个举世瞩目的“世界博览会”。
版权申明:① 安徽日报报业集团旗下各媒体稿件和图片,独家授权中安在线发布,未经本网允许,不得转载使用。获授权转载时务必注明来源,如中安在线-安徽日报。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皖B2-20080023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1208228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