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胡开文墨厂:墨锭虽小饱含匠心

admin8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13

  【品牌档案】胡开文墨厂,胡开文徽墨自清乾隆三十年即1765年由胡天注创牌以来,已有250多年历史。屯溪胡开文墨厂于1956年由原屯镇胡开文老店与屯溪胡开文墨品工业社及其他墨庄、作坊、字号公私合营组建而成,是目前国内制墨行业中三大制墨厂之一,年产销量列全国制墨企业前三名。屯溪胡开文墨厂2006年获国家首批“中华老字号”企业称号

  手艺人的匠心,全在二两重的墨锭间:

  拿起一块上好的宾虹宝墨,光亮下,乌黑的墨块光泽莹润,包裹着的细细漆衣,摸上去细密绵韧;独特的“焕彩描金”技艺,使墨块上雕刻的岚光山色被表现得瑰丽多彩,金黄、浅蓝、青绿,不同角度闪出不一样的深浅明暗,缤纷斑斓。

  更重要的是书写效果。“入纸不晕,浓而不滞,淡而不灰,写成的书法,******百年,墨色不褪”黄山市屯溪胡开文墨厂董事长汪培坤一边书写,一边介绍着墨锭的品质。

  这小小的墨锭,到底好在哪?汪培坤没直接回答,他带记者来到生产车间,一探究竟。

  每一块墨锭都需要反复捶打、烘蒸、揉搓,凝聚着匠心

  车间好几台空调连轴转,制墨工人吴靖额上的汗珠还是一个劲儿地往外渗。“砰,砰!”只见他紧握8斤重的铁锤,朝着粗糙结块的墨泥,一锤一锤卖力地砸

  “这样的捶打看似简单,但要求不低。”吴靖边说边示范,动作上讲究“双腿扎弓步,举捶须过耳”,标准上“好墨要经十万杵”,才能砸出墨泥的纤细纹理。“即便制作一块普通墨锭,也要至少杵捣45下。”

  之后,还要不断揉搓。保证墨泥的弹性、劲道,全靠手上功夫。只见吴靖几番拽拉,使劲按压,然后细细滚搓,墨泥变成一根长条形圆柱。用力均匀,拿捏有度,圆柱上下一般粗细,不见一丝裂纹。

  然后把它放入事先雕刻好的墨模,四面压紧,丰富的造型刻花被印在成型的墨泥上。吴靖说,放置一天,等第二天冷却变硬后从墨模里取出,墨锭就算成型了。

  如此反复捶打、烘蒸、揉搓,仅仅是制墨工序里的一环。墨泥从哪儿来?先要烧制烟灰,在这间车间隔壁,仍保留着蕞传统的手工烧烟作坊。

  制烟工人方兴维现场演示,取材上好的土漆用灯芯草点燃,再用瓷碗覆盖形成低氧环境,土漆不完全燃烧变成烟,被熏在碗壁上。一层烟灰刮下来,作坊里早已烟气弥漫。即便如此,一人一天蕞多生产三两烟。

  如今,厂里研究了机器点烟,可每天产烟量仍被控制在3斤以内。“火气太旺烧得快,烟灰过老不合格。”方兴维说,工人烧烟从不按量考核。烧好的烟灰要在库房存放至少3年,待火气退尽,才能配比麝香等名贵药材熬成的药汤,加上纯正的牛骨胶,熬制墨泥。

  墨泥杵捣做成墨锭,还要在库房自然晾干至少半年,再打蜡、描金、包装,一块宾虹宝墨才算成材。吴靖感慨,“二两墨锭虽小,但它夹杂着时光的研磨,凝聚着老匠人一丝不苟的心血。”

  先立规矩、再定目标,把失传的工艺、配方一项项找回来

  2001年,墨厂改制拍卖,1985年即获评安徽省头部批工艺美术师的汪培坤,是竞标者中唯一的手艺人,他顺利接手了厂子,不想却是块烫手山芋。

  比如,某一品种的墨,每天都会接到相关投诉电话。问题出在内部,汪培坤说,“墨厂早期管理不善。用于制墨的烟灰直接从别处购进,不少墨品都是掺杂掺假后的勾兑版。”

  配方都闹不明白,咋制墨?原材料购进、制墨等必须从严把关,汪培坤先立规矩,再定目标:流失、变味、失传的工艺、配方,必须一项项找回来。

  那些年,老先生把厂里生产的每个品种的墨锭,挨个试验看效果,再把试制的产品送给书画名家试用,请他们提意见。10余年下来,厂子恢复了古法点烟,研制了机器点烟,还开发出世纪松烟墨等10余种古法新墨。

  “品质算是保住了,可不能赔本赚吆喝吧?”原来,市面上一些传统徽墨品牌,不少是冒牌货,但价格便宜,市场畅销,真货反倒卖不上价。

  一款超顶漆烟墨品牌,1989年获国家优质产品金质奖,90年代末售价10元一锭,如今20年过去,市场售价只要20元。厂长程国胜说,20年,人工工资、原料成本翻了不知多少番,墨却只涨了10块钱。有人提出缩减原料,可汪培坤坚持“价格不变,原料不减”,“虽然销售亏了本,可保住的是一个金奖的品牌。”

  “那款获金奖的超顶漆烟墨,如今在墨厂只能算四五档的产品。”汪培坤坦白地说,“真正的漆烟墨曾失传近百年。”如今这种漆烟墨,在墨厂又重新生产了。汪培坤说,天然漆树汁液很容易致敏,这也是工艺失传的一个原因。

  汪培坤也没能幸免,但他“不要命”,跑医院挂点滴,红肿退了,再继续提炼漆烟。几个来回,漆烟制墨工艺总算又找到了。“这款宾虹宝墨,原材料正是近百年后失而复得的土漆烟!”汪培坤微微翘起的眉梢里藏不住兴奋,在他看来,匠人们担起了传承老手艺的责任。

  “现在,出厂的墨,品质没的说。”程国胜回忆,“一块墨,好在哪?好在原材料的货真价实,好在产品质量的绝对过关。”

  只做精品墨,成本再高,不减一分材质、降一分品质

  墨的品质提升了,销量却下降了。尤其是墨的出口销量,由2001年占到总销量的50%,锐减到现在的接近于零。

  汪培坤道出缘由,“出口热卖的,都是低档学生墨、旅游纪念墨,材料全是炭黑,根本算不上墨。如果我们也生产这样的墨卖出去,消费者会低看了胡开文墨的质量。”

  “墨的好坏,取决于它的品质造价。”程国胜还拿宾虹宝墨举例,算了笔账:

  土漆提炼成本350块钱一斤,7斤土漆才提炼1斤制墨的土漆烟;为防止墨迹被虫蛀,要加入中药材,比如,一套四锭墨需要至少1克的名贵麝香,1克麝香的价格就要720元。

  “成本再高,不减一分材质,不降一分品质。”程国胜说,如今,好品质换来了好口碑,这套为纪念胡开文墨厂建成250周年、画家黄宾虹诞辰150周年的宾虹宝墨,2015年推出当年,就销售了80多套。“这对需求本就较小的书画市场,已是很高的销量。”

  同样,受行业认可,墨厂每年销售额能在全国墨厂中排进前三名。即便如此,汪培坤仍犯愁:受制于市场等因素,文房四宝类企业很难做大。

  有人支招:“做点低档墨又何妨?”“功到极致墨自香!”汪培坤拒绝得斩钉截铁。一块墨锭,贵在哪,好在哪?在老先生眼里,守住匠心,也就擦亮了老字号的品牌。

  【品牌手记】攥紧产品质量的金钥匙

  成本再高,不减一分原料;销路再好,不制一块低档墨。在鱼龙混杂的制墨行业市场,老墨厂透着一身傲骨:执着地做好墨,工人师傅们杵捣揉搓的功夫里,带着一股子追求卓越的坚守。

  这样的坚守,弥足珍贵。很多时候,得过且过,是一些公司生产产品的常态,有的甚至掺杂掺假,以次充好。放到整个行业,质量参差不齐、品牌价值不高,也就成了通病。殊不知,制造时差一点精工细作,在市场上就差出去一大截竞争力。短期看,企业赚了钱,长远看,输掉的信誉、口碑,恐再难找回。

  其实,企业发展的金钥匙,就藏在执着坚守的品质与匠心之中。那些沉淀着如歌岁月的老字号,哪一个不是花大气力锻造产品,精进工艺?“功到极致墨自香”,不管是老字号的复兴,还是新创企业的奋起,不妨多从如何抓好产品质量这一关里找找答案。

  老字号年货卖出新味道(市场漫步)

  推动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高质量发展

  关于进一步完善医疗卫生服务体系的意见

  短视频:加快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看福建三明林改如何成就生态美百姓富

  在党的全面领导下推进中国式现代化

  浙江仙居:探寻乡村旅游的“共富密码”

  经济大家谈 采取有力举措扩内需促发展

  2022第八届国家治理高峰论坛年会

  着力推进城乡融合和区域协调发展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绩溪县“五个结合”推进非遗保护与传承

  一是长期规划与近期目标相结合。根据《徽州文化生态保护区总体规划》制定了实施方案,明确了5年近期、10年中期和15年远期目标和保护规划,并提出了具体的行动计划。   二是整体保护与重点保护相结合。坚持区域性整体保护的同时,选择徽菜、徽剧、徽墨等特色鲜明、价值颇高的非遗项目进行重点保护。   三是静态保护与活态保护相结合。抓住建设绩溪博物馆的契机,开...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绩溪县“五力齐发”全面推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旅游产业发展,特别是在全域旅游创建上,甘当黄山“配角”,勇当宣城“主角”,争当全国“名角”,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已跻身全国首批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顺利通过省旅游强县专家评审。   启动全域旅游创建。2015年10月该县启动“双创”工作,对照标准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省旅游强县。该县成功列入全国首批国家级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单位,华阳等4个乡镇被评为全省新一轮优秀...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绩溪县“手龙舞”入选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

  宣城新闻网讯 近日,文化部第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公示结束,绩溪县申报的传统舞蹈手龙舞榜上有名,成功入选国家级名录,这是继2006年徽墨制作技艺荣膺首批国家级名录之后,绩溪第2个入选的项目。   民间儿童舞蹈《手龙舞》为广场、舞台演出的群舞,其形式活泼、生动,场面大,充满神气与生机,所蕴含的徽文化韵味极浓,寄托着徽州人望子成龙早成大器的美好愿望。...

绩溪县上庄承文堂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承文堂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承文堂胡开文墨厂办公室地址位于江南鱼米之乡的宣城市,宣城 上庄镇瑞川阁(邮编:245322),于1986-01-08 在宣城工商局注册成立,工厂已经工厂发展壮大的37年,愿与社会各界同仁携手合作,谋求共同发展,继续为新老客户提供的产品和服务。我工厂主要经营徽墨、砚台制造,在职员工有30人,,我工厂与多家宣城公司建立了长期稳定的合作关系,重信用、守合同、保证产品质量,赢得了...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

  上庄老胡开文墨厂介绍 绩溪县上庄老胡开文墨厂坐落于徽墨大师胡开文及大文豪胡适的家乡——安徽省绩溪县上庄镇。上庄镇萃集胡开文制墨高手,传承着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素有:“天下墨业在绩溪,制墨高手数上庄”之美誉。 1979年国家实施改革开放政策,胡开文弟子响应国家号召,为传承胡开文传统制墨工艺,1981年上庄在外的老墨师们纷纷返乡创业,首任厂长胡昆及现任厂长胡嘉明等11人整合上庄当地制作...

绩溪县上庄镇:共赴青绿铺就山水秀美生态画卷

绩溪县上庄镇:共赴青绿铺就山水秀美生态画卷

  八月,夏光正盛,穿行在千年古镇上庄,小桥流水人家,房前屋后栽树种花;古民居错落有致,石板小巷纵横交织;群山蜿蜒连绵,林木苍翠,如同步入水墨丹青的风景画中。今年以来,绩溪县上庄镇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依托镇新时代文明实践所(站),全面推进环境整治,开展各类生态环境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提升生态环境质量,打造绿色发展新引擎,铺就出一幅幅山水秀美的生态画卷,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上庄群...

绩溪县上庄镇:贫困户爱心传递回馈社会

绩溪县上庄镇:贫困户爱心传递回馈社会

  中安在线 来源:中安在线日中午,一辆农用三轮车驶进瑞川村村部院内,下来一个老人。瑞川村扶贫工作队扶贫专干热情地接待这位老人,老人是本村花楼组的贫困户程兴汉,见老人情绪激动,微颤的手里拿着一个信封,便上前问他有什么需要帮助的事。老人说“我是来捐款的,蕞近看电视报道武汉的疫情那么严重,好多人得了病,真的好担忧啊!老话讲一方有难、八方支援,自己老了,没什么能力,我就想来捐几百块钱,也是我...

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介绍-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产美食

绩溪县临溪镇周坑村介绍-地理位置-风土民情-特产美食

  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发生一起重大刑   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   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重大刑事案件犯罪嫌疑   安徽省颖上县夏桥镇张泊渡村发生一起重大刑   仙游县枫亭镇和平村一超市发生一起命案三死   江津区农委召开汛期涉农安全工作会   区农委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