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相关信息 > 正文内容

风骚千年徽墨匠心

admin7个月前 (09-23)胡开文相关信息33

  “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同时,落纸如漆,万古存真。徽墨,因产于古徽州的绩溪、屯溪、歙县而得名。流传千年的徽墨技艺,蕴含着怎么样的文明密码?为此,我们走进安徽绩溪县上庄古镇,寻访探秘徽墨制作繁复的工艺流程,感受制墨匠人用双手演绎的工艺******。

  溪水萦绕,雾气氤氲,雅丽婉约的青山绿水,平仄起伏的马头墙,墨染了一样的旧弄堂,装满了故事的深宅老院,这是徽墨大师胡开文的故乡——上庄古镇。

  走进上庄古镇,街上飘着似有若无的墨香,我们闻香而行,寻找徽墨的风华身影。

  古人曾云:“有佳墨者,犹如将之有良马也。”置身于墨的世界,仿佛回到阔别已久的中国古代文人雅士飘逸的精神生活意境中。精美的徽墨,千百年来忠实地在宣纸上履行自己职责,独特香气、浓浓墨影里,传承着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

  “天下墨业在绩溪。”古镇上,一位在老墨厂工作的老者,说起家乡与徽墨满是自豪,“这是有原因的,清代徽墨四大家,绩溪就有其二:汪近圣和胡开文。‘胡开文’墨业的创始人胡天柱是近代影响蕞大的一位制墨大师,他就是我们上庄人”。

  听着老者的娓娓话语,徽墨的前世今生、“胡开文”的创业历程便如一部厚重的史书徐徐展开。徽墨始于唐、兴于宋、盛于明清,已有上千年历史,是历朝历代文人墨客和收藏家的心爱之物。徽墨的兴盛,一方面,是徽州地区生态环境好,有上好物料;另一方面,徽商在明清两代的崛起,也帮助徽墨走向了全国和东亚各国。

  上庄地处徽州腹地的绩溪,很早就是徽墨的重要产地。胡天柱原名胡正,绩溪县上庄乡人,少年时曾在徽州休宁县汪启茂墨店当学徒,学成之后,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承租屯溪汪采章墨店,这标志着胡氏墨业的肇始。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承继汪启茂墨店,改名为“胡开文墨庄”。

  “胡开文”制墨,集各家之长,既坚持古制,又勇于创新,终成徽墨业中集大成者。为了保证原材料的质量,胡天柱令其子在黟县渔亭办了一个烟房,利用渔亭一带丰富的优质松木,精炼松烟,为制造优质墨品提供原料保证。此外,他改革配方,不断提高生产工艺标准,终于生产出一批墨质极佳的著名珍品。他所制作的“集锦墨”被长期当作贡品送入宫廷。

  1915年,胡开文墨庄的“地球墨”在巴拿马万国博览会上获得金奖。这方“地球墨”造型美观,刻工精致,看上去稳重而又坚实,配置底座就成了一个地球仪。由此,“胡开文”名冠海内外,至今久传不衰。

  走进墨厂,还没走进车间,混合着松烟和冰片的香气便直入鼻孔。车间内,一位老师傅正从热气蒸腾的锅里,揪出一大团和好的墨泥,放在浸透墨色的木墩上,开始用锤子反复捶打,并不时用铲子翻搅着捶打过的泥饼。这位名叫董玉安的师傅已年过六旬,锤墨的动作却娴熟麻利、干净利索。加热过的墨泥冒着袅袅的热气,黑亮软溜,董师傅有节奏地抡着方形铁锤,对着柔软的墨泥不停地捶打,发出沉闷的撞击声。董师傅告诉我们,为了让墨泥中的各种材料充分混合,每一块墨胚都要经过千捶万揉充分捶打,只有这样才能让各种原材料充分混合。

  “制墨可是个体力活啊!”董玉安师傅朴实内敛,地道的绩溪口音中透出对徽墨的由衷喜爱,“墨泥就是徽墨的魂,别小看这一团泥,来得可是不容易”!董师傅用浸透了墨油的抹布擦了擦木墩,指了指已经捶透了的墨胚问道:“你们知道这一滩软物是用什么做的?”

  接着,董师傅娓娓道出了这墨胚里所凝结的徽墨的精妙。原来,墨胚的原料加工工序非常复杂,覆碗收烟,集烟制墨,古法制墨头部步是炼烟。炼烟是一门苦差事,在一间完全封闭的高温烟房里,点起一盏盏桐油灯,上面覆盖一个个大大的瓷碗,袅袅飞烟把罩盖碗熏得墨黑,积淀起一层薄薄的粉末。匠人要光着上身,挥汗如雨地穿梭于高温烟房中,不停地拨灯芯、添油和扫烟。

  “烟房点灯实难熬,赤身喘气入阴曹。熬尽灯油沥尽胆,留取乌金千秋照。”董师傅口中的民谣道出了墨烟的来之不易。

  有了烟灰还不行,董师傅说,黏合还需要上好的胶,蕞常用的就是猪骨头、牛骨头熬的胶油,蕞高级的油烟墨里放的是阿胶以及各种名贵中药材,如麝香、丁香、冰片、珍珠粉等,真正是“一两徽墨一两金”。

  董师傅锤打过的墨泥,成为墨胚后,就像被和过的面,变得特别“筋道”,柔软而不易拉断。董师傅把墨胚放到工作台上,开始制墨。

  不大的台面上井然有序地摆满了小刀、小锤、剪子、墨模等工具,只见他麻利地从墨胚上揪下一小团,放到天平上精准地称重后,又放到桌台上搓成圆条,然后趁热放入木制墨模槽里,用两手的拇指使劲压实,扣上模板。不一会儿,五六个模具便被一一填上了墨泥。然后,董师傅抱起装好墨的模具放在身后的杠杆板凳上,利用杠杆原理,猛然坐到长木凳一端,使劲将墨泥压制进模具。“不能马上松开,还要等一等,等温度冷却下来,墨条的硬度才能保证。”

  停了一会儿后,董师傅才把模具打开,将其中的墨条一一取出,再用剪刀进行修边,一支支刻着不同字样的墨锭就成型了。

  不大一会工夫,一大团墨泥就在董师傅的手上变成了一个个墨条。“这只是徽墨成形的开始,还要经历大约半年时间的阴晾,墨条才能够使用。”董师傅说。

  一个上午,董师傅不停地一遍遍重复着墨泥的捶打、称重、定形、修剪整形工序,案板上的托盘中的墨条也越摆越多,待压制好的墨条摆满一个大托盘后,董师傅便将它们端到专门的晾墨库房里。

  进入晾墨房中,木架上成千上万的墨条正在慢慢地散发着它们体内的水分,如同在漫长的沉睡中静候苏醒。晾墨房里有很多“讲究”:光不能照,火不能烤,不能吹大风,还要恒温恒湿。董师傅说,阴晾的过程极为漫长,必须让墨条中的水分缓慢而自然地散发出去。一般而言,一两重的小墨条要存放4个月到半年,如果遇到长时间的阴雨天气或者是体积稍大的墨锭,阴晾的时间还需更长。

  晾墨房的旁边是描金车间。在完成了漫长的阴晾以后,还要给墨块着装——描金。这是个细致的活,需要极大的耐心。这个流程的工人,都是清一色的女性,她们按照墨锭上的图案和字,用颜料进行描画、填彩,为的是增加墨锭外观的美感。至此,历经点烟、和料、烘蒸、杵捣、揉搓、入模、晾墨、描金等一系列繁复的工序,徽墨终于做好了。

  墨工手里成形的一锭锭徽墨,丰肌腻理,光泽如漆。制墨匠人把智慧与心血凝结进每一道沿袭古法的工序中,真可谓千锤百炼始成“墨”。

  “一日不闻墨香,三天不知食味。”做墨的间隙,董师傅和我们攀谈着,句句不离徽墨。“我这一辈子都是同墨打交道,这是我的招牌!”他满是感慨地向我们讲述着自己40多年来在徽墨世界里摸爬滚打的故事。董师傅出生在1957年,家里祖传做墨。他十几岁就跟着长辈开始学艺,这一干,竟与墨结下终身之缘。“要能吃苦耐劳,爱这一行才能做,不然的话是干不下去的。虽然这活儿又脏又累,可是能学到技艺,越做越喜爱,所以就坚持干下来了。

  “墨大家都能做,但真是要做好墨,要把心投进去才行。”董师傅说,即使手艺再好再高,如果不用心去做,产品也达不到好的效果。制墨时,再苦再累也不可少砸一锤,要不墨的黏性保证不了;晾墨时,只要有风,一定要随时翻晒,要不将来墨条会变形,外形就会走样不好看。

  手工制墨工序复杂,没有别的捷径可走,每道工序都要求严格,稍有不慎,就可能导致制出的墨锭质地不佳。做得不好的墨,压成形后开始是看不出来的,但晾干后就会开裂了。即使成品看起来品相很好的墨,也要耐得住时间的打磨,一锭好墨,必须经得住漫长时间的检验,所以,必须要凭良心去做。“我们做工匠,就是‘认真’两字,把手艺学好了,对自己一辈子的生活,都会有好处的。”虽然只是一个普通的徽墨工匠,但是董师傅真心喜欢这份技艺。这些徽墨的古法技艺,是好多代人智慧的结晶,他感觉自己有责任把它传承下去。

  “人磨墨,墨磨人,制墨是文活也是武活,只有静得下心,才做得了墨。只有把性子磨慢了,才能做出好墨!”

  主办:政协四川省委员会办公厅 承办:四川政协报社 技术支持:四川省政协办公厅信息中心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让Ta们脱颖而出!蚌埠这类人群评职称可享激励…

让Ta们脱颖而出!蚌埠这类人群评职称可享激励…

  日前,市人社局、市农业农村局下发通知,启动乡村振兴人才职称申报工作。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年龄、不唯奖项、不唯论文,凡是扎根乡村、振兴农业的人才,符合条件的均可申报,获评人员可享受相关激励政策   乡村振兴人才职称评审主要面向长期扎根基层、从事适度规模生产经营的高素质农民、家庭农场生产经营者、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和新型企业经营...

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黄山旅游节加速徽文化“出圈”

让“头回客”变成“回头客”黄山旅游节加速徽文化“出圈”

  央广网黄山9月18日消息(记者鲍玉婵)9月16日晚,2023年黄山旅游节在安徽歙县徽州古城盛大开幕。已经成功举办了24届的黄山旅游节,今年首次在歙县举办。   2023黄山旅游节开幕式(央广网发 施亚磊摄)   本次黄山旅游节与以往举办有所不同,不仅时间跨度久、活动数量多,而且在举办规模上更是联动蕞广的一次旅游盛会。...

让数字科技扮靓绩溪文旅:绩溪主题光影艺术展开幕在即

让数字科技扮靓绩溪文旅:绩溪主题光影艺术展开幕在即

  来源标题:让数字科技扮靓绩溪文旅:绩溪主题光影艺术展开幕在即   近日,在安徽省绩溪县,“徽韵绩溪百里画廊”的沉浸式光影艺术空间整装待发,开幕在即。地域文化与数字科技的融合,自然山水与艺术创想的碰撞,当时尚前沿的沉浸式艺术展落地生态县城,这是绩溪经济社会发展、文化艺术繁荣、数字科技创新的综合体现。借此契机,有望为绩溪文旅寻找新的数字转型动能,扩大绩溪的文旅品牌影响...

记制墨工艺流程——观胡开文墨场有感

记制墨工艺流程——观胡开文墨场有感

  2011 年 4 月 6 日星期三,我和老师同学一起参观了胡开文墨场,通过接待人的认真介绍 和讲解,使我对胡开文墨,制墨的工艺流程有了很详尽的了解。   徽墨的制作工艺复杂,精细,徽墨的制作工艺包括练烟、制胶、和料、杵捣、压模、晾墨、 打磨、描金、试墨、制盒、包装,可以说每一步都是饱含了制墨人的辛劳与汗水。徽墨制作 工艺大致分 9 步。 1.炼烟(如下图)...

记忆中的 芜湖胡开文墨厂

记忆中的 芜湖胡开文墨厂

  久别故乡芜湖,世事沧桑巨变,因喜好书画收藏,家中收藏有不少安徽书画家朋友当年挥毫泼墨所赠墨宝。每每展开欣赏,更觉技高艺雅,情愫蕴藏。   这其中的一幅书法作品,是我当年的挚友,青年书法家汪小龙所赠。书法内容是清代姚鼐论书法的绝句,让我手抚卷轴感慨无限,惆怅良久!突然想起什么,随即赶紧翻箱倒柜,找出一装潢古朴精巧,形如墨块的木质小盒子,上书四个烫金大字“开字墨汁”。...

论道黄山-大卫地板皖鄂经销商会议隆重举行

论道黄山-大卫地板皖鄂经销商会议隆重举行

  【中华地板网】 6月26日,大卫地板皖鄂区域经销商会议在安徽黄山胡开文酒店隆重召开。本次会议以“论道黄山”为主题展开。会上,大卫地板董事长蒋卫、营销总监助理兼皖鄂大区总监蒋震、市场部经理陈乐新、湖北区域负责人何杰以及皖鄂地区经销商代表发表讲线年发展战略及未来规划。 会议现场 公司董事长蒋卫与大家一起回顾了大卫地板近一年来取得的辉煌成绩。2011年,在国家宏观调控、楼市政策的.....

评展|乌镇的“巴尔扎克桥梁”“输入法”时代的徽墨工艺

评展|乌镇的“巴尔扎克桥梁”“输入法”时代的徽墨工艺

  “澎湃新闻·艺术评论”()评展栏目,以亲身的观展体验和独立的视角,评点近期展览。乌镇木心美术馆的“文学的舅舅:巴尔扎克”,以木心为载体讲述文学与绘画艺术;上海徐汇艺术馆的“乌金千秋照”徽墨专题展,在“书写”被“输入法”替代的时代,回望过去那个“车、马、邮件都很慢”的年月,引申出“非人磨墨墨磨人”的思考。   评展:展览似乎是从艺术的角度出发,以展现巴尔扎克的影响,...

词语徽墨的解释词语徽墨在线查询词语徽墨是什么意思徽墨现代汉语词典_辞洋-辞洋

词语徽墨的解释词语徽墨在线查询词语徽墨是什么意思徽墨现代汉语词典_辞洋-辞洋

  徽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徽字字源来历,徽字演变   标志,符号:国~。校~。帽~。~章。~记。~帜(zhì)。美好的:~号。〔~州〕旧地名,在今中国安徽省歙县。简称“徽”,如“~墨”。系琴弦的绳,后用做抚琴标记的名称,古琴全弦共十三徽。……   墨字的拼音、笔画、偏旁部首、笔顺、繁体字,墨字字源来历,墨字演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