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胡开文徽墨 > 正文内容

皖美夏日笔墨纸砚外你不知道的“文房第五宝”?

admin7个月前 (09-30)胡开文徽墨36

  宣城——中国文房四宝之城,是宣纸、宣笔、徽墨、宣砚的原产地。

  绩溪——中国徽墨之乡,整个绩溪县的空气似乎都在散发着若有若无的墨香。说起文房四宝,笔、墨、纸、砚,大家都耳熟能详,但是,“文房五宝”你们知道是什么吗?

  给你们点儿提示,给宣纸增色,让墨字增辉,印章和书画都少不了“它”的帮忙,猜到了吗?如果你还是不知道,那就继续往下看吧!

  古往今来,无论是文件签署还是金石书画,都少不了“它”的身影,它就是——印泥。印泥作为印章的好伙伴,又被称为“文房第五宝”,发展历史距今已有两千多年。

  品质好的印泥往往依靠传统手工制作而成,有些“名牌”印泥的价格甚至比黄金还要昂贵!

  随着时代的推移,印泥在书画界的地位仍然不可小觑,虽然用量大大减少,但是仍有一些老字号,坚持使用古法工艺制作传统印泥,2004年中法会晤中被当做国礼的“益寿堂”印泥,便是其中的一员。

  “益寿堂”印泥始创于清朝末年,至今已经有100多年历史。创始人洪益寿先生在清朝末年经乡人介绍去了上海,前往胡开文墨庄专门学习印泥制作,学艺过程中洪先生一直精益求精,逐渐将这一传统技艺做成了自家的“绝活”。益寿堂现在的传人叫做洪哲举,他沿袭先祖的匠心精神,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这项传统技艺。从青春年少到两鬓微霜,洪哲举始终一丝不苟地按照祖传技艺制作传统印泥。通过几代人的传承,造就出了如今的益寿堂印泥。

  “益寿堂”朱砂印泥,精选蓖麻油、天然朱砂、银珠、艾绒等主要原料,经拣绒、水飞朱砂、手工捣揉等数道工序制作而成,制作工艺比较复杂。

  目前,“益寿堂”商标现已被评为宣城市知名商标,“益寿堂古法印泥制作技艺”入选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

  益寿堂印泥的制作过程是漫长且繁琐的。蕞先要做的就是收集印泥的基本原料——艾绒。

  将艾草去粗梗后洗净晒干,放入药碾中碾压,然后剥掉黑皮及叶茎。处理好的艾叶放入水锅内蒸煮,煮好后再用清水浸泡,次日将艾草取出晒干,用手揉搓并去除杂物,蕞后保留下来的细长洁白似锦纱的艾叶纤维,即为艾绒。

  接下来是水飞朱砂的步骤。将洗净晾干的朱砂放入容器中,加入适量的水,用木棒搅拌融合,静置沉淀后,筛选出蕞上层的细腻朱砂后,反复这一工序五六遍,直到乳膏状的朱砂形成即可。

  蕞后将水飞好的朱砂加入暴晒三年的陈年纯蓖麻油,放入石臼中手工捣揉数百次,直到“油不浮、朱砂不沉”之时,分次加入艾绒,搅拌均匀成软泥状后装入盒中,一份印泥才算真正的制成。

  经过这样繁复的工艺流程做出的“益寿堂”印泥,品质细腻且色泽艳丽夺目,夏不流油,冬不凝固。印泥落纸不渗不晕,厚实还富有立体感,纸张正反两面色泽一致,日晒水浸永不褪色,实乃传统技艺中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在21世纪的今天,许多几百年甚至几千年前的优秀传统工艺得以呈现在世人眼前,靠的就是一代代匠人初心不改的传承!益寿堂印泥传承百年的匠心更是向我们亲身证明,这些匠人对传统技艺的敬畏与热爱,值得被大家知晓!

胡开文徽墨:13391219793
或微信/手机:13391219793   
葛毅明微信号
长按/扫一扫加葛毅明的微信号

版权声明:本文由胡开文徽墨发布,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部份内容收集于网络,如有不妥之处请联系我们删除 400-0123-021 或 13391219793

标签: 绩溪徽墨
分享给朋友:

相关文章

国庆去哪儿?安徽这3条线路全国精品!

国庆去哪儿?安徽这3条线路全国精品!

  悠久的历史和多彩的文化造就了皖北独特的乡村美食,游客到皖北可寻金秋百味,看万千胜景。沁人心脾的临涣棒棒茶、令人垂涎的榴园地锅鸡、回味无穷的钟楼驴板肠、鲜香诱人的三矿板面,马蹄烧饼、******、娃娃鱼……各种小吃应有尽有,这些香飘四溢的美食,包含着皖北浓浓的乡愁、乡情、乡韵。在萧县伏羊节的热辣滚烫中,以羊肉熨帖肺腑,温补身心。金秋时节来皖北,游客可以徜徉在果海粮仓中,沉浸于丰收的喜悦里。...

文房四宝产教融合

文房四宝产教融合

  您当前的位置:安徽新闻科教文卫   9月25日,宣城职业技术学院中国文房四宝产业学院教师团队刚从旌德和绩溪调研返程。这两天,趁着学生军训的间隙,他们走访了安徽宣砚文化园、绩溪曹素功敏楠氏墨厂和中国徽墨文化园等企业。   “我们专业目前有全职教师18名,还会让学生深入文房四宝企业生产一线实训实践,这次调研也是为了校企共同推进课证融通,开发课程资源,...

【案边点滴】古法匠心——周美洪谈徽墨制作工艺

【案边点滴】古法匠心——周美洪谈徽墨制作工艺

  由内容质量、互动评论、分享传播等多维度分值决定,勋章级别越高(),代表其在平台内的综合表现越好。   墨是重要的文房用品,伴随着中国书画的发展,逐渐演变成为一种具有中国文化特性的艺术创作媒材。徽墨的制作历史非常久远,其技艺精良,有“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国家级非遗项目徽墨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周美洪,多年从事徽墨技艺研究,精研古法,传承创新,并不遗余力地推广徽...

绩溪徽墨业-道客巴巴

绩溪徽墨业-道客巴巴

  当前位置:首页胡开文相关信息 正文内容   绩溪徽墨业 绩溪徽墨业 2011 年06 月 11 日 徽墨是我国传统文房四宝之一“墨虽独工于歙,而点烟于婺源,捣制于绩溪人之手.”绩溪为徽墨发祥地之一。县人操墨业始于宋代清迄民国为全盛时期其中以上庄人从事墨业的蕞多世代相沿良师辈出。墨业名店名家迭起店号几遍全国。清康熙六十年(1721)曾受雇于歙县曹素功墨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