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球形墨

清末
直径 12.5 厘米 厚 1.5 厘米
此墨作成地球形,正背面分别为东西两半球,绘有赤道和经纬线。胡开文墨庄特制。清宣统二年 (1910 年 ) ,参加在南京举办的博览会 ——“ 南洋劝业会 ” 展览,获优等奖。 1915 年参加在美国举办的 “ 巴拿马博览会 ” 展出,荣获金质奖章。
此墨构思巧妙,制作精美,是我国制墨史上罕见的珍品。
汪近圣鉴古斋小品墨

清
长 7.8 - 3 厘米
合臂墨,圆饼相叠形,墨面篆书 “ 合臂 ” 填石绿,左右为填彩变形兽纹;墨背下有 “ 鉴古斋 ” 方印。
金鱼佩墨,长条形,墨面楷书 “ 金鱼佩 ” 填蓝,下为填彩鲶鱼两条,墨背楷书 “ 鉴古斋按易水法墨 ” 。
墨皇灵契墨,长方形,墨面隶书 “ 墨皇灵契 ” 填金,下为王羲之临池学书图;墨背楷书 “ 新安鉴古斋按易水法制 ” 。
寥天一墨二锭,一为长条形,墨面镂一龙,饰红、金、黄三色,中部楷书 “ 寥天一 ” 填石绿,墨背楷书 “ 鉴古斋制 ” 。另一亦为长方形,墨两面均镂水波纹,墨面楷书 “ 寥天一 ” 填金,墨背楷书 “ 鉴古斋易水法制 ” 。
南唐时,河北易水奚氏一族,以善制松烟墨著称,他们的制墨方法,世称 “ 易水法 ” 。
这组小品墨五锭,精巧别致,淡雅大方。 “ 寥天一 ” 为传统名墨,汪氏所制,款款不同,时人赞誉汪近圣日 “ 今日近圣,昔日之廷珪也 ” 。
曹素功青麟髓墨

清
长 7.8 宽 1.7 厚 0.6 厘米
长条形,通体云纹漱金。墨面楷书阳识 “ 青麟髓 ” 填蓝,下镂麒麟。墨背楷书阴识 “ 徽歙曹素功监制 ” 填蓝,顶侧楷书阳识 “ 选烟 ” 。《食货志》中,将墨分为 “ 文人自怡,好事精鉴,市斋名世 ” 。此墨即为第三种,是墨肆作为出售的商品墨。青麟髓墨为曹素功应市墨十八品之一,以其选烟精良,杵到刻精,深得时人所爱。
胡开文秦权墨
清
直径 15.2 厘米 高 11 厘米 厚 1.1 厘米
权形,权面小篆阴识铭文,填金,并附两江总督端方后记楷书十六行,权内壁楷书 “ 徽州休城胡开文监造 ” 。
秦权为秦始皇统一天下后的法定衡器。此墨制于光绪二十九年( 1903 年),显示出清代的制墨业已由实用扩展为绝妙的工艺品。
御园图集锦墨墨模
清
模框高 10.7 厘米 宽 3.4 厘米 厚 3.2 厘米
御园图集锦墨是清代徽墨的代表作。全套墨模所刻的景物,均为清代宫苑名胜。一景一墨,依景构图。这套墨模原属宫廷之物,乾隆以后徽州各制墨作坊多有翻刻、增删。这套墨模虽具嘉庆年款,但胡开文墨庄在道光、咸丰、同治年间屡有翻刻。因此,它的确切刻制时间以及何人所刻,尚难确指。
此模所刻的茹古堂,在北京圆明园清辉阁左侧。清咸丰十年 (1860 年 ) ,被英法联军烧毁。
寿星墨
清
高 21.5 厘米
寿星左手执卷,右手持拐杖,傍依一鹿。底部作山石、灵芝等。底有 “ 徽州屯镇老胡开文监制 ” 楷书款。
胡开文墨庄是清代中、晚期制作徽墨的著名墨肆,寿星墨为其所制集锦墨之 — 。鹿与寿星为民间艺术喜用的题材,因 “ 鹿 ” 与 “ 禄 ” 谐音,象征福、禄、寿,表示良好的祝愿。以此类题材所制的集锦墨,雅俗共赏,颇受人们的喜爱。
“蓝采和”墨
清
高 21.7 厘米 宽 8.1 厘米
此墨为一套集锦墨之一,与十八罗汉墨、金章八座墨、八仙墨属同一类型作品。蓝采和是神话传说中的 “ 八仙 ” 之一。他右手提花篮,左手持拂尘,立于龙头之上。底部有 “ 乾隆年制 ” 楷书款。此墨系清代制墨名家汪节庵所制,故又称之为 “ 汪节庵墨人 ” 。汪节庵,安徽歙县人,是继曹素功之后的又一制墨高手,以制贡品墨著称。
双龙玉玺墨
清
长宽各 8.3 厘米 厚 1.8 厘米
此墨共三铤,同装一锦盒内。墨面镌刻描金双龙,凌空奔腾,气势磅礴。背面有阳文篆书 “ 云行雨施,万国咸宁 ” 八字。刻钮、纹饰、形制都类似清廷玉玺。
此为内府御用墨,是汪惟高于乾隆六年 (1741 年 ) 应征到清宫御书处教习制墨时所制。
双龙“国宝”墨
清
长 18 宽 7.1 厚 1.9 厘米
此墨正面饰以双龙,中间楷书 “ 国宝 ” 二字。背面四周饰以花纹,中间楷书 “ 大明永乐年造 ” 六字。下有 “ 詹成圭制 ” 款。两面描金,光彩夺目。
詹成圭是乾隆时婺源的制墨家。今存他的《竹燕图》墨,有 “ 乾隆戊午 (1738 年 ) 夏月詹成圭监制 ” 款识。这铤双龙国宝墨,是詹成圭有意仿制的。
“乾隆丁巳年制”硃墨
清
高 18 厘米 宽 9.5 厘米 厚 2.6 厘米
此墨俗名 “ 万年红 ” 。正面楷书 “ 御墨,乾隆丁巳年制 ” ,下钤 “ 世掌丝纶 ” 方形篆书印。背面为纺织图案。木盒装。
此墨为清宫内府所造。 “ 丁巳年 ” 即乾隆二年( 1737 年)。
“贡硃”石绿墨
清
长 16.6 厘米 宽 6.4 厘米 厚 1.8 厘米
此墨两面均镂以对称的蝴蝶边。墨面为篆书 “ 凤阁书云 ” 四字,另一面楷书 “ 贡硃,臣张英恭呈 ” 。均填金。左侧篆书 “ 养性殿珍藏 ” ,右侧楷书 “ 康熙甲子按易水法制 ” ,顶部有楷书 “ 御制 ” 二字。
张英(公元 1637 - 1708 年),安徽桐城人,康熙时大臣。 “ 康熙甲子 ” 即康熙三年(公元 1684 年)。
方于鲁九锡墨
明
长 8.8 厘米 宽 3.3 厘米 厚 1.6 厘米
八角形,墨面中廊方框内楷书 “ 凡诸侯之有德一锡车马,再锡衣服,三锡虎贲。四锡乐器,五锡纳陛,六锡朱户,七锡弓矢,八锡铁钺,九锡秬鬯 ” 。框左右各镂一龙,墨背作如意云纹,并镂九锡物品,左侧楷书阳识 “ 丙子年制 ” ,右侧楷书 “ 方于鲁氏 ” 。
九锡即九赐。传为古代帝王赐给诸侯们的九种器物。汉武帝元朔元年诏,有 “ 乃加九锡 ” 语,方氏缘以制墨。《方氏墨谱》刊有此品,为方氏得意之作。
百牛图墨
明
直径 9.3 厘米 厚 1.2 厘米
此墨墨质精细,图纹清晰,为明代著名制墨家程君房所制。正、背两画各有牛 50 头,是著名画家丁云鹏 ( 公元 1547—1628 年 ) 所绘。群牛汇集,或吃草,或饮水,或嬉戏,或昂首嘶鸣,神态各异。构图布局,井然有序。从绘画、雕刻和制墨来看,均堪称精品。
资料来自:安徽博物馆 www.ahm.cn
视频:
返回
|